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徐家健:馬斯克的午餐經濟學

【明報專訊】芝大經濟學派元老佛利民(Milton Friedman)說過,沒有免費午餐這回事。

為削減成本,馬斯克(Elon Musk)收購Twitter後除了大裁員,近日又稱總部提供的免費午餐支出每年達1300萬美元,但出席率低迷,每人每餐的成本超過400美元!然而,曾負責免費午餐項目的前員工霍金斯(Tracy Hawkins)卻反駁馬斯克講大話,免費午餐的成本其實只20至25美元,員工的出席率亦有20%至50%。不用25美元的午餐,當然亦不是免費午餐。然而,每人每餐300多美元的差距太誇張了,究竟誰在講大話?網上讀到這個「經濟分析」:

「馬斯克撤了Twitter的餐廳,原因是每個員工吃一頓飯,Twitter需要花費400美元,隨後Twitter的前員工反駁他說:我在辭職之前負責推特的餐廳,馬斯克在說謊,我們當時計算的成本是每個員工每頓飯20到25美元。然後馬斯克給她上了一節基礎經濟課,什麼叫邊際成本。

餐廳上座率如果是百分之百的話,一個人的成本可能是20到25美元,但是當上座率平均10%的時候,餐廳準備飯菜的人員數目超過去餐廳吃飯的員工數目,邊際成本巨大,每個人成本需要400美元」

錯!需要上一節基礎經濟課的人,其實包括這段文字的作者。上座率愈低,準備多一餐午餐的邊際成本只會愈低,因為食材人工都是已出之物。

什麼是邊際成本呢?「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s)不一定是「可變成本」(variable costs)。定義「邊際成本」前,必先是搞清楚什麼是「相關邊際」(relevant margin)?

簡單說,「相關邊際」所指的就是問題相關的選擇是什麼?佛利民的《價格理論》說得清楚,當企業做或不做是相關邊際,平均成本才是相關的邊際成本。

應用在Twitter免費午餐的例子,相關邊際是提供免費午餐與否,看的其實應該是整個午餐計劃的平均成本。因此,馬斯克對!

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http://facebook.com/economics3.0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徐家健 象牙塔看財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