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布少明:跌市「滾雪球」 經濟易「雪崩」

標籤:布少明

【明報專訊】雖然「0+0」未有期,但是檢疫及防疫措施已經一再放寬,近日的股市大漲小回,恒生指數已經收復不少失地。不過,樓市未受惠。據美聯物業房地產數據及研究中心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11月首16日整體物業(包括一手私樓、二手住宅、一手公營房屋、工商舖、純車位及其他等)註冊量共錄1935宗,較10月同期2055宗按月減少約5.8%。由於註冊量屬滯後數據,11月首16日註冊主要反映一個月前的樓市實際表現,惟相信之後反彈的機會不大。

本港樓市進入「冰河期」是鐵一般事實,特區政府雖然一再強調樓價跌幅輕微,卻忽視樓價長期下跌的影響。我們多次提醒,樓價下滑像「滾雪球」,如果不制止,雪球只會愈滾愈大。1997年及2003年的跌市已經證明,當樓價跌,負資產升,勢必撼動經濟,衝擊銀行、律師行、建築、裝修、搬屋等行業。樓價可以向下調整,但幅度不能過大過急,一旦樓市失速,經濟亦會失救。

我們代理已經多次透過不同渠道發聲,希望政府正視問題,以免樓市流血不止,惟始終未獲正面回應。究其原因,正是地產代理在議會內欠代表,聲音不能直達。保險界於立法會有專門功能界別,但地產代理始終未有。地產代理人數雖然及不上保險,但亦達4萬人,而九成樓宇買賣都經地產代理交易,對港經濟貢獻不小。

可惜的是,雖然業界已經多次就此提出要求,甚至發起遊行,希望政府在功能組別和特首選舉委員會增設地產代理席位,但有關方面卻置若罔聞,撤辣及助上車訴求一直被忽視。在此,再次大聲疾呼,希望政府正視樓市問題,勿令樓價下跌「雪球」愈滾愈大,終引致經濟「大雪崩」出現。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布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