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徐風:加密幣完成終極去槓桿可東山再起

【明報專訊】市場繼續預期內地政府將會放寬疫情管理措施,繼續推動股市向上。昨日提及的旅遊、航空及濠賭概念板塊持續有資金支持;A股中的白酒概念急升,反映市場資金也在消費板塊中尋找機會,致港股中的消費股也受追捧,例如酒吧股海倫司(9869)急升18.4%,餐飲股九毛九(9922)升14.1%,海底撈(6862)則升12%。

內房企獲發「第三支箭」 借勢急升

另一方面,監管機構終於對內房企業發「第三支箭」,容許在A股的上市內房企業可以透過股權作融資,以解決現金流緊絀的問題,反映內地對內房的監管進一步放鬆,港股的內房板塊也借勢急升,然而,大部分內房商主要在港股上市,因股價低迷、市場憂慮企業還款能力,以及市場氣氛偏弱等因素,以致無法順利找到足夠資金配股集資,導致財困。

股價急升之後,會否刺激這些企業大額集資抽水「救亡」,以及內房商物業銷售會否因企業財政改善而好轉,更值得投資者留意。

內地與本港股市無視隔夜美國股市下跌,持續急升,也令持續在低位徘徊的加密貨幣「斯人獨憔悴」。

自全球第三大加密貨幣交易商 FTX 爆煲以來,比特幣(BTC)價格一直在16,000至17,000美元低位徘徊,以太坊(ETH)則在1100至1300美元之間上落。市場關注當FTX爆煲後出現的「骨牌效應」,火燒連環船下,會導致哪些企業出事?

近期受傳媒關注及有機會破產的公司,包括曾經獲FTX承諾投資的加密貨幣存貸機構BlockFi及Voyager外,也包括另一家在香港營運的加密貨幣交易所AAX、美國比特幣ETF灰度(Grayscale)「姊妹公司」Celsius等。這些公司出現財困,主要原因是沒有進行良好及受規管的風險管理措施,接受大量高波動的加密貨幣、甚至由對方自行開發的加密貨幣作為抵押品,以及挪用用戶資產等不良做法。一旦幣價急跌,或對方突然破產「着草」,便錄得大量資產減值損失,甚至因沒有足夠資金償還,因市場恐慌而急於提款的投資者,被迫宣布破產。

AAX爆煲 市場走勢影響不大

不過,由於BlockFi及Voyager早於今年5月中「Luna歸零」事件中已奄奄一息,故今日即使正式宣布破產,對市場影響不大。Celsius則因同系的灰度ETF,至今仍是「生金蛋」的生意,相對容易吸引投資者注資,仍然有救;AAX規模較小,倒閉後的潛在影響則遠不如FTX大。所以,即使傳媒大篇幅引述專家指「加密貨幣已死」,但市場走勢則沒有受太大影響,似乎認為再出現類似FTX倒閉的大型事件機會不大,故各大主流加密貨幣價格暫時仍在低位徘徊,反映評論家與投資者着眼點之不同。

加密貨幣成交萎縮 大鱷更易操控市場

然而,除了中心化財務機構外,投資者仍須留意具規模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去桿槓化,以判斷加密貨幣的底部。

近日由於加密貨幣價格急跌,成交大幅萎縮,令大鱷操控市場的成功率急升,於是有大鱷透過去中心化金融協定,用穩定幣作抵押,借入大量成交量低的加密貨幣Curve(CRV),再搬到交易所大手拋售,令該幣的價格急跌,然後在期貨中獲利,逼使De-Fi協定取消多種低流動性的加密貨幣用作抵押。換言之,這次事件也令整個市場進一步去槓桿化。

當整個加密貨幣市場要爆煲的爆煲,要去槓桿化的De-Fi協定及投資者,也完成去槓桿化及「被動」斬倉後,缺乏信心的散戶紛紛將加密貨幣放在冷錢包儲存,甚至「無眼睇」不再炒賣加密貨幣時,相信就是完成去槓桿化的時候,屆時可靜等市場息口下跌、貨幣政策重轉寬鬆時,加密貨幣會東山再起。

[徐風 隨風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