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簡志健、傅可怡:中資時裝電商SHEIN 成功全球擴張有因

【明報專訊】SHEIN是一家擁有「女裝界拼多多」之稱的中國最神秘、低調的獨角獸公司,比起淘寶、京東(9618)、拼多多(美:PDD)等耳熟能詳的電商平台,可能很多讀者都沒有聽過SHEIN,然而其在美國於2022年上半年的下載量超越亞馬遜(Amazon,美:AMZN),是美國App Store排名第一的購物App。

在很多中國公司都出海失敗的情况下,SHEIN也是為數不多能夠實現全球化的公司之一。根據彭博的報道,SHEIN在美國市場份額,超過了著名西班牙品牌Zara和瑞典品牌H&M兩公司的總和,最新估值約1000億美元。

筆者認為SHEIN能成功的其中主要原因,離不開它對成本的極致把控,對供應鏈管理系統的控制力能夠做到高效率,產品極具性價比。據了解,它的平台能做到每天上新高達6000款,並且平均單價只要68元,其海量款式及超低價是成功的核心。

SHEIN的供應鏈是走小單快反模式,意思是小批量生產不同款式的產品以進行市場測試,再通過數據分析,對爆款進行快速加單,能讓產品從設計到製造的時間縮短到2至3周,在邊試邊學,每日上新數量的形式下能準確識別趨勢和預測消費者需求,顯著減少浪費和庫存過剩。相比起行業的平均滯銷率在25%至40%,SHEIN能做到個位數,始能做到極致的性價比及保持新鮮感。

供應鏈管理高效率 滯銷率低

另外,SHEIN持續利用技術創新以提高數字化的能力,會幫供應商重新設計生產流程,為工廠提供IT工具,使其能準確規劃生產以達高效協同。這些IT工具讓工廠能夠看到即時更新的庫存及訂單,並根據每個工廠產能的利用率準確計算產量。此外,透明的線上生產流程可以讓生產要素在各個階段得到有效利用,可以減少浪費。

與此同時,由於是電商的商業模式,因此與實體店相比,能節省大量租金、存儲空間、勞動成本及貨物的調度費用,能做到品類多且成本低,讓單品數量有60萬件之多,因此只需要保持商業模式、庫存管控及供應鏈資訊化方面的優勢,便能保持持續的價格競爭力。

對手TEMU未走出獨有商業模式

最後,有讀者可能會擔心,拼多多跨境電商App「TEMU」短短3個月的用戶數據已經表現出快速驚人增長,會對SHEIN造成威脅,尤其在女裝方面,拼多多一邊推出優惠條件搶SHEIN的服裝供應商,一邊以高價挖SHEIN的員工。

但是拼多多的TEMU發展尚早,它的切入點及管理模式還是不清楚,並且很難複製SHEIN的供應鏈管理,因為SHEIN起家是專注於服裝的管理模式,而拼多多的TEMU雖然女裝是重點品類,但走的是全品類路線,因此必須走出一條獨有的商業模式才能成功站穩腳步,光是靠低價搶流量是走不遠的。

(作者簡志健為博立聯合創辦人/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傅可怡為博立研究團隊/中原資產管理分析員,均為證監會持牌人;執筆之時,筆者及其客戶沒持有拼多多)

中原博立研究團隊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簡志健、傅可怡 明智博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