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由於2023年通脹仍然是受市場關注,當退休遇上通脹時期,投資上要審慎但要跑贏通脹一點也不易,多間投資大行都發表2023年經濟展望及投資策略,即將或計劃退休人士可以參考各行的投資部署,但要自我考量風險及資產配置。摩根資產亞洲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表示,2023年債券比例會略為增加,其中MSCI中國股票市帳率已接近低位,而看好類別分別為科技、電動車及製造業。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則繼續看好能源類別。
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的環球平衡風險控管團隊發表報告指出,在結構性影響之下,成熟市場的勞動力很可能較過往的衰退時期更加緊張,在某程度上,這將導致通脹和中性政策利率的水平高於疫情之前。雖然貨品通脹正在放緩,但服務通脹仍處於高位,使美國聯儲局維持鷹派的加息態度。聯儲局的政策很可能繼續左右2023年的股市走勢,但在一些主要領域中,投資者仍可找到戰術性機會。由於各國仍需解決烏克蘭戰爭所造成的能源供應短缺問題,因此在2023年,主要能源價格料將持續走高。
環球平衡風險控管團隊認為下行風險依然存在,所以對股票投資的態度保持謹慎,同時增持了一些戰術性部署。在固定收益方面,隨着市場逐漸適應通脹的變化,風險或回報狀况也逐漸改善,團隊將會逐步增加債券存續期和息差的持倉。
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環球多元資產高級投資組合經理Andrew Harmstone表示,推高通脹的因素是去全球化和製造業回流。在過去多年,貿易佔全球GDP的百分比一直快速上升,因而壓低了通脹水平,但製造業回流的趨勢則會削減貿易活動。勞動力緊張促使工資持續面對上升壓力。工資是左右通脹的一大因素,也可能導致企業盈利下降,因此企業盈利前景將會遜於目前。再者,利率走高也對股市造成壓力,因為現在投資者只要持有現金,便能以較低的風險來取得不俗的回報。能源市場正在過渡至以低碳燃料為主,這種巨大的轉變意味着化石燃料能源的開採將會減少。烏克蘭戰爭持續、俄羅斯能源撤出國際市場,也意味着部分能源的供應難再像以往般穩定。這些因素將在短期內削弱能源的供應,因此在這段轉型期間,能源價格可能會居高不下。
他表示,在股票部署應保持審慎,但同時也要尋找一些戰術性機會。同時,整體股市可能會因經濟衰退的預期而下跌,但在某些領域也會創造出一些相當吸引的戰術性機會。惟對固定收益部署要審慎態度,主要是利率正在上揚。短期債券的風險顯然最低,而且息差不俗,值得投資者留意。整體而言,增加債券的存續期是合理之舉,而新興市場的前景可能也不錯。
許長泰及摩根資產管理新興市場及亞太股票投資策略專家沈嬌嬌,看好明年亞洲股市表現,首先是中國逐步漸漸放寬疫情管控措施,而近期政策也支持內房,雖然預計個別內房債有違約風險,但部分內房債息吸引,選擇上要十分小心。加上近期美元回落,以及中國股市估值吸引,以MSCI中國指數為例,估值已經跌至歷史低位,市帳率約1.3倍,比以往2009年金融海嘯及2016年中國經濟下行周期時的估值更低。行業板塊上,看好電動車、新能源股份及中資科網股。
至於美元走勢,許長泰相信明年會是先高後低的格局,因為主導因素是市場的避險情緒,當美國經濟明年初有衰退風險,反而會刺激美元出現反彈,不排除重上今年高位。而不少準退休人士計劃內地退休,也關心人民幣走勢,許長泰表示,雖然人民幣貶值有助推動出口,但由於吸引外資流入,人民幣穩定是十分重要。
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投資組合經理張煒迪(Eric Zhang)表示:「在股票方面,我們看好一些與利率同步上落的板塊,舉例說,我們正增持歐洲銀行,原因是我們並不認為利率會大幅下跌。我們也輕微增持日本股票,同時有做好貨幣對冲。日圓大幅貶值,有望支持日本企業的盈利,利好日本股票前景」。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