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本地零售恢復疫前八成 通關勢推升 港人外遊抵消部分利好 真正復蘇待半年後

【明報專訊】特首李家超上周末述職後表示與內地商討有序地通關,目標在1月中前落實,至本周一國家衛健委再公布由明年1月8日起取消入境限制,市場憧憬香港再次成為購物天堂,本地零售股當炒,股價由低位起計普遍已反彈逾五成。不過香港零售數據顯示,現時較疫情及社會運動前、即2018年至少有兩成差距,其中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類別仍錄得約四成跌幅。零售分析員認為,近日零售股炒起主要是估值修復,加上期望通關帶動收入增長,不過短期內本地市民外遊將抵消部分利好因素,長線來看繼續有上升空間。

明報記者 蕭嘉聰

今年首10個月計,訪港旅客共錄得33萬人次,雖然按年增長高達3.6倍,不過據香港旅遊發展局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訪港旅客人數高逾6500萬人次,合計總消費金額高達27644億元,當中有近八成旅客來自內地,由於內地現時仍然設有隔離措施,即使香港早前放寬入境限制,旅客人數仍一直低迷。此外,2018年數據顯示,過夜旅客主要購買項目包括「化妝品及護膚品或香水」、「衣服或布料」、「珠寶首飾及手表」,2018年消費額均超過190億元;不過夜旅客就集中消費「化妝品及護膚品或香水」及「食品、酒類及香煙」,全年消費額共錄得207.9億及152.5億元。

首10月旅客增3.6倍 仍遠低於疫前

雖然香港近月整體零售銷售似乎喘定,按年變化不大,不過與2018年比較仍普遍下跌兩成,上半年就以2、3月表現最「水深火熱」,分別跌44%及40%。隨着訪港旅客人次今非昔比,以往佔整體零售五分之一的珠寶鐘表類別銷售額亦明顯縮減,近年佔比亦回落至10%左右,改由超級市場、即本地消費撐起整體零售額(見表1)。

分析:零售股受捧 主因估值修復

中泰國際研究部策略分析師顏招駿表示,本地零售股自2019年已不斷下跌,市場投資情緒低迷,近日傳出內地與香港有望通關後,零售股即受追捧,主要是估值修復,明年初落實通關,對行業生意一定有幫助。不過他強調,即使宣布通關後不會立即完全復蘇,即時變化不大,加上本地客外遊抵消部分利好因素,預計要在明年下半年才陸續浮現效果。

產品售價有優勢 看好黃金珠寶股

顏招駿表示,普遍零售商在缺乏內地旅客推動之下,現時的生意只是疫情前七至八成,通關有助修正過去的跌幅。他較看好黃金珠寶股,因香港產品售價較與內地仍便宜逾一成,可吸引旅客購買產品,當中以六福(0590)的股價及業績反彈力度最強(見表2)。至於由低位計股價反彈逾倍的莎莎(0178),顏招駿認為,公司過去已縮減不少門店,加上公司亦在內地電商平台開網店,未必要到香港購物,比起其他零售股需要更長時間才回復至疫情前收入。

莎莎收入或需較長時間才復蘇

展望零售股的股價表現,顏招駿估計,短線上行空間不大,亦不排除有投資者獲利離場,惟較長線而言當然有空間再向上,始終整體板塊的估值及負債比率低,亦有一定分紅,以一年為目標亦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