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內地監管機構收緊對企業發境外債的手續,由「備案登記」改為「審核登記」。發改委印發《企業中長期外債審核登記管理辦法》,境內發行人境外債券發行將需要履行審核登記手續,並於2月10日施行,取代現行的備案發行體制。
去年8月,發改委披露了審核登記管理辦法的徵求意見稿,將此前的「備案登記」事項變為「審核登記」,並要求企業在審核登記證明有效期屆滿後10個工作日內,向發改委報告外債借用情况。
發改委指出,現行的備案登記制是為企業境外融資提供便利,而即將轉為審批制是為了有效防範外債風險,並進一步細化明確了企業外債管理範圍和流程,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加穩定、可預期的制度環境。資料顯示,去年中國公司在境外債券市場上的違約規模至少達到約465億美元,較此前一年的139億美元增逾兩倍,並創下紀錄新高。
此外,人民銀行及銀保監會在一個會議中指出,主要銀行要穩定房企信貸,有效防範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實施改善優質房企資產負債表計劃,加大住房租賃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