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Breer回收廢棄麵包製啤酒減浪費 印度裔創辦人:視港為家 冀可更好更可持續

標籤:ESG

【明報專訊】為廚餘賦予新生命,不止是為環保出一分力,更可以讓人「大飽口福」。一名在港出生的印度裔科大生,連同3名在科大就讀的印度籍同學,於2019年參加社創比賽,創辦收集廢棄麵包製成啤酒的社企Breer,希望減少日常生活中的浪費,並寄望未來業務愈來愈廣泛,形成一個可持續的循環圈。

明報記者 馬意文

Breer創辦人之一的Anushka Purohit表示,作為在港出生的印度裔港人視這裏為家,希望這裏可以更好、更可持續。而她將棄置麵包釀製啤酒的理念,源於童年時的一個想法,並解釋當年與家人到咖啡店用餐,發現本地麵包店每天棄置大量麵包,一直都深感浪費和可惜,直至長大後與同學參加社創比賽,隊友又很喜歡喝啤酒,聯想到製造麵包所需的大麥,與啤酒所需的大麥原材料相同,便將兩者融合,逐步實踐童年的避免浪費夢想。

商業結合環保 發展過程艱辛

不過,商業結合環保,提供對社會作出貢獻的經營模式,在發展過程非常艱辛。她指Breer作為本地第一家以棄置麵包釀啤酒的公司,其他人無法理解他們的工作,加上香港人非常重視食物安全,店主擔心惹禍上身,不願意將多餘的麵包轉贈。她稱最後「三顧草廬」一家麵包店,店主終於被她的真誠打動,給予兩公斤賣剩的麵包,而她亦承諾只要釀成第一桶啤酒,便立即給他嘗試。

2至3月推咖啡啤酒

不過,她的第一造啤酒令人非常震撼和難忘,因為用了較重調味的麵包作基礎,味道超級鹹。他們之後嘗試不同款式麵包,經過多番改良和改用較少調味的白麵包後,成功釀製現時的主打款式「白麵包啤酒」。公司現時與本地4家啤酒廠合作,再視乎每款啤酒的產量,找合適的廠商OEM(代工生產)。她舉例最新將500公斤的白麵包釀製成4000升啤酒,便是從美心取得白麵包,再與一家在本地擁有30年經驗的啤酒廠合作。每次售光所有啤酒後,才會釀製下一造,以達至減少浪費的環保理念,同時節省公司的成本。

作為一家初創,她稱能夠與大企業合作,全憑科大導師的指導,並藉他們的人脈獲得聯繫,開始嘗試不同的經營模式,包括過去與怡和集團擁有經營權的Pizza Hut合作,使用無添加其他元素的賣剩餅底,釀製味道較清淡的啤酒,亦是甚少喝啤酒的她最愛的味道,未來希望能夠再度合作。至於目前研發的新款味道中,她稱包括在2至3月推出新的咖啡啤酒,產品原料除了賣剩麵包,還會加入咖啡渣。因為咖啡店冲泡咖啡之後,咖啡渣仍保留較強的味道,物盡其用地重用釀啤酒,便可避免造成較多浪費,又為客人帶來新鮮感。

公司規模逐步擴大,每個步驟都按固定模式進行,但她與團隊聯絡顧客、尋找商機時便會分身乏術,所以執行回收等工作不再只是他們,會找來科大的義工團隊,幫忙在不同的麵包店收集麵包。惟她指出,他們4人的團隊正逐步「瓦解」,因自2019年起營運至今,彼此已經在科大畢業,現時有人到美國繼續升學,亦有人返回家鄉印度。雖然他們仍依靠網絡保持聯絡,定期舉行網絡會議,商量未來的工作,但是由於理念和想法不同,團隊由4人轉變為2人,包括她與Naman Tekriwal。

收集印度廟鮮花製護膚品

事實上,商業與環保的可持續發展,並非止步在釀製啤酒。她表示曾與家人到訪故鄉印度,發現廟宇內擺滿祭祀的鮮花、鮮果,造成極大量的浪費,讓她想到重用這些資源。她現時已初步在香港的印度廟宇着手,收集鮮花和鮮果,製造美容護膚產品,在網上平台試賣亦大受歡迎,全部售罄,故這家由廢棄麵包變啤酒的初創,正籌備進軍更多不同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