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彭博新能源財經」報告顯示,能源危機和政策推動全球更快部署清潔能源科技,去年全球低碳能源的投資總額達1.1萬億美元,創歷史新高,當中以中國在建立清潔能源供應鏈方面的投資最多,佔近全球總投資的一半。報告預計在2023至2026年期間,全球對清潔能源科技生產設施的投資每年平均只需350億美元,便可達至零排放。
報告指出,去年全球在可再生能源總投資,達到4950億美元的紀錄新高,按年增加17%。與此同時,於電氣化運輸的開支,包括電動車和相關基礎設施亦達4660億美元,按年急增54%,幾乎追及可再生能源的投資。
按國家或地區劃分,中國是現時領先能源轉型投資的國家,投資金額達5460億美元,與排第二名美國的1410億美元差距甚遠,倘若將歐盟視為單一區域,歐盟將位居第二名,投資金額為1800億美元。
BNEF交易和供應鏈研究總裁Antoine Vagneur-Jones表示,清潔能源科技的製造能力不是實現零排放的主要瓶頸,但由供應鏈多樣化的角度來看,情况沒有多大變化。
報告又指出,清潔能源工廠投資(對清潔能源科技製造設施的投資)從2021年的526億美元增加到2022年的787億美元,當中製造電池和相關元件的設施佔最大的份額,達454億美元,太陽能工廠則錄得239億美元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