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MPF半自由行 吼「性價比」高基金

【明報專訊】去年強積金(MPF)回報實令僱員失望,不過,經歷去年股債雙殺,市場認為股債今年會轉勢。僱員在一年之首,不妨關心自己的投資組合,投資者可以因應自己風險而調配自己的強積金組合。

明報記者 龍彩霞

現時強積金可以半自由行,即僱員可每年一次,選擇將供款帳戶內的僱員強制性供款所累積的強積金,轉移至自選的強積金計劃。強積金457萬成員的平均帳戶結餘在2022年底約為23萬元,由於戶口金額累積愈來愈大,挑選收費平及基金長期可達中上表現則不容易。強積金研究機構積金評級公布哪隻強積金基金獲得金獎,投資者在揀選基金時可以多作參考。

若市况不明 資產規模具重要性

2022年強積金投資虧損約15.66%,而強積金總資產在2022年底約為1.05萬億元,強積金自推出以來錄得第二大年度負增長,表現令人大失所望。當去年虧損之時,事實上強積金計劃的資產規模大小在市况不明朗時期很重要。積金評級的2023強積金計劃評級顯示,大型與小型規模的強積金計劃之間的質量差距正在擴大。

積金評級主席叢川普(Francis Chung)表示,2023年強積金計劃評級是在加強審查的背景下進行的,以配合積金局要求強積金計劃向成員報告和公布其管治、可持續投資和為成員提供的整體價值而推出的「提高強積金計劃管治報告透明度的措施」,這突顯積金評級在「性價比」上獨立評級的重要性。

「在過去幾年,市場佔有率和評級之間幾乎沒有直接關係,但2022年是市况不明朗的一年,出現了「規模效應」。成員們似乎將強積金計劃的規模與安全掛鈎,規模較大的計劃藉着這優勢,以提高他們為成員提供的整體「性價比」水平」。其中最「物有所值」的計劃獲頒發「金」級評級,而提供良好價值或合理價值的計劃,分別獲頒發「銀」級或「銅」級評級。評級系統覆蓋3個主要範疇,包括成分基金選擇及投資回報表現、費用及收費、以及計劃提供的整體服務,包括可持續投資的措施和策略。評分將成分基金選擇及投資表現(1、3和5年)、費用及收費,包括但不限於基金管理費、已收取的基金開支,以及1、3、5和10年投資表現與收費比較。

叢川普表示:「雖然宏利和永明金融繼續吸引最大份額的強積金資金淨流入,但匯豐在2022年年底表現強勁,其最後一個季度吸引的資金淨流入比其2022年季度平均資金淨流入高出近40%。」他指出,強勁的資金淨流入數據反映出成員對穩健、具有成本效益的退休儲蓄平台的信心和信任。

宜靈活利用自願性供款

根據市場研究,香港在2052年的老年撫養比率將高達82%。對於理財教育及財政健康狀况,美世(香港)高級顧問鄭恩表示:「現今僱員更着重財務健康狀况。除了財務預算、儲蓄、債務和財務保障外,僱員亦期望僱主提供更多機會,協助他們加強財務管理的知識,務求達至財務及心理健康平衡的雙贏局面,促進全人健康發展。 」此外,鄭恩亦建議僱員應靈活利用自願性供款和特別自願性供款。他補充:「僱員在年滿65歲後,僱員或僱主已毋須再按規定作強制性供款,但僱員亦應該審視並因應個人目標,調整自願性供款和特別自願性供款計劃的供款率,協助他們適當地調整和配合理想的退休和財務計劃,實現全人健康的第一步。」

而對於香港強積金發展,美世認為2023年將重點研究如何提升香港退休制度在全球的地位,並應開始進一步執行相關的社會責任。美世(香港)財富業務主管陳慧盈表示:「踏入退休投資新時代,需要從政府轉型香港退休保障制度開始。制度上的改變不但改善了香港制度在全球的地位,更可增加投資金額,提升對可持續發展議題的關注。作為投資和資產配置者,我們需要為氣候變化及全球環境負責,投資在我們的社區投資,不但為僱員帶來更好的財務保障,更可改善他們身心靈的健康。」 她表示,「我們必須未雨綢繆,自律地為自己投資,盡早規劃及儲蓄,透過市場已有的工具,規劃好退休的生活,維持正面思維。美世亦致力成為一個能在退休制度內,照顧各項退休計劃所需的平台。2023年計劃由今天開始。」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退休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