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供過於求 航運傳統淡季恐延長 東方海外:通關利好效應最快下季反映

標籤:

【明報專訊】全球疫情令船運業呈現高低起伏。全球疫情嚴重時船運供不應求,踏入「復常」後船運則呈現供過於求。儘管通關好消息為今年香港市場帶憧憬,但全球各地不穩定因素延續,航運公司東方海外(0316)財務副總裁樊米高(Michael Fitzgerald,圖)書面回覆本報記者表示,2021年東方海外船掛靠香港次數較2019年疫情前大跌40%,去年全年船掛靠次數再按年跌5%,預料今年第一季行業淡季將延長,內地香港通關利好因素需待次季才能反映。

明報記者 陳麗歡

談及去年市場,樊米高指出必須非常謹慎比較2020至2023年的數據,因為過去3年持續受疫情影響,市場多變。如2021年該公司旗下航班掛靠香港次數較2019年疫情前跌40%,這反映疫情對船運帶來干擾程度,疫情及供應鏈瓶頸問題導致船隻嚴重延誤,完成航次不得不減少,為了趕船期,會跳過部分港口,以致掛靠次數減少。

為趕船期跳過部分港口 掛靠次數減

香港付貨人委員會執行總幹事何立基接受訪問時亦表示,以去年貨運量判斷,香港去年全年船掛靠次數必然減少。去年的陸路跨境司機配額限制導致商家費用大增,時間增加,商家必定會減少來港轉口,以免延誤船期,相信當時不少船公司會「飛站」香港港口以縮短航程;或者會直接減少來港船運班次。同時,何立基亦表示,在去年第四季貨運量低迷期間,有約5%至10%船班次減少來港。

但另一方面,樊米高強調,2021年是供應鏈最不穩定的一年,年內不同月份的船舶靠港次數差異甚大,直言因為以2021年作為基準年較為困難。 以去年10月和11月葵青貨櫃碼頭貨運量計算,分別按年急跌18%和21.9%,但樊米高表示,當時東方海外的船隻掛靠香港次數,反而高於去年月平均數和2021年同期數據,特別是11月掛靠次數按年升超過50%以上,但拉勻去年全年掛靠次數則按年輕微跌5%。樊米高解釋,全球供應鏈瓶頸問題在去年中開始緩解,隨着航次恢復,掛靠次數出現改善。

樊米高續稱,很難預測復常後香港貨運量表現,兩地通關亦不一定會帶動香港船掛靠次數增加。同時與過去兩年內地提倡的「就地過年」不同,防控政策放寬後,今年春運較過去兩年積極,出行人數明顯增加,預計內地工廠復工時間較往年遲,令傳統貨運淡季延長,預料需待到第二季才能反映通關、全新開放等利好的刺激。

兩地通關 不一定帶動港船掛靠次數增加

樊米高表示,兩地通關、內地全新開放確實帶來利好因素,期待通關能推動經濟增長,同時展望今年在供應鏈問題得以改善後,船舶能夠按正常時間表營運。但他亦提醒,航運業務是以全球為市場,疫情後若環球經濟疲軟,貨運量和運費持續下滑,船公司「不得不採取方式應對市場需求及控制成本」,他指公司已經習慣於快速應對市場變化,今年將繼續隨機應變。

(貨櫃碼頭系列‧二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