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精鋒加入手術機械人大戰 最快今年實現商業化 未錄收入

【明報專訊】從事手術機械人研發的深圳精鋒醫療,上月再向港交所遞交更新後的上市申請,最新招股文件顯示,集團的關鍵多孔腔鏡手術機械人MP1000,已獲國家藥監局批准於沁尿外科手術的註冊,估計最快可於今年實現商業化。有產品終能推出市場,對目前仍為零收入的精鋒固然是一大里程碑,但內地手術機械人市場競爭激烈,「帶頭大哥」美國直科的「達芬奇」穩佔半壁江山,要在這場「機械人大戰」中突圍而出,談何容易?

撰文 旻晞

當精鋒醫療於2017年成立之時,直科的達芬奇Si系統早已獲國家藥監局批准,及至2018年其Xi系統亦獲批。可見達芬奇的先行者優勢地位相當穩固。事實上,不限中國,達芬奇於全球市場都佔有絕對領先地位。截至2021年12月31日,美國達芬奇手術系統的裝機量為4139台,佔全球裝機量的61.5%。

內地市場發展較晚 屬起步階段

不過幸好市場仍屬起步階段,尤其是中國,手術機械人產業發展相對較晚,以利用機械人輔助腔鏡手術滲透率為例,截至2021年底,手術機械人的滲透率僅佔0.7%,同期美國已有15.5%;而即使預測至2030年可升至3.4%,但估計仍落後同期美國差不多21.6個百分點(見圖)。

市場仍待發展,尤其幾乎為外資壟斷下,近年不少國產手術機械人公司在國策(如國家藥監局就創新醫療器械設立快速審查:綠色通道)扶持下崛起,如2021年10月,威高骨科(滬:688161)旗下威高機器人開發的首款國產腔鏡機械人「妙手」獲批,國產品牌開始進入市場,及後微創機器人的「圖邁」、康多的「Med Robot」都先後於去年獲國家藥監局批准,而精鋒的M1000亦於去年12月正式「達陣」。

精鋒目前研發主要分四大範疇,包括多孔腔鏡、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自然腔道手術機器人系統及傳統微創手術機器。集團是中國首家同時已完成多孔及單孔腔鏡手術機械人關鍵性臨床試驗的公司。其旗艦產品多腔鏡手術機械人MP1000是一種機械人輔助設備,通過應用機械人技術、成像技術和數字技術進行微創手術。訓練有素的外科醫生可安坐於主控台,通過觀看高分辨率三維圖像手術,操縱通過小切口進入患者體內的機械臂,進行手術。

系統設有四條機械臂結構,以靈活配合各手術的要求。不要看輕這「兩對手」,事關對手術機械人製造而言,機械臂屬於「耗材」的一種,因該組件使用次數有限,必須經常更換,成為手術機器人生產商的長線「利錢」所在。

至於精鋒另一個產品,單孔腔鏡手術機械人SP1000於去年10月獲廣東省藥監局批准;與MP1000同樣預計今年可實現商業化。當中MP1000已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用於泌尿外科手術,倘獲得批准及商業化用於其他外科手術,將主要在中國與達芬奇Xi及Si手術系統直接競爭;SP1000則會「對戰」達芬奇SP手術系統,鹿死誰手,拭目而待。

引入淡馬錫保利資本紅杉等

精鋒目前於深圳設有生產設施,年產能約為80台手術機器人,自2019年開始中試生產。集團又計劃在深圳建設總面積約6.9萬平方米的新生產中心,屆時年產能將為500台手術機器人。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新的深圳生產中心有望成為目前中國最大的手術機器人生產基地。

萬事俱備,只待收入。一如上述,目前集團未有任何銷售收益,純在「燒錢」,從產品研發漸見收成之下,可見集團去年首三季研發開支減少逾四成;但隨着準備產品商業化,行政及銷售開支肯定會快速增加,如集團於招股文件表示正籌備銷售及營銷計劃,預計今年商業化團隊將擴大至約150至200名成員,亦期望在研產品商業化後建立有約50至100名分銷商的網絡,覆蓋中國市場的所有在研產品,故錢仍是要繼續花,單是去年首三季銷售及營銷開支便急增55倍(見表),相信集團要錄得盈利之路仍是遙遠。

研發企業能持續,最重要在於能持續集得資金。精鋒上市前,已先後引入包括淡馬錫、保利資本、紅杉中國、博裕資本等投資者等。至於是次計劃來港上市,聯席保薦人包括摩根士丹利、中金及花旗。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新股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