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王良享:美就業「強勁」 不改通脹回調趨勢

【明報專訊】聯儲局2月份會議决定加息0.25厘後,主席鮑威爾正在營造一個美國經濟軟着陸的情景時,卻迎來就業市場一記當頭棒喝:上周五美國公布1月份非農新增就業職位高達51.7萬個,遠多個市場平均預期的18.5萬個。縱然可用天氣回暖及已宣布的裁員人數只有20%發生於1月份,2 、3月才是裁員高峯,但這個職位增長仍然是超乎想像的高,致使聯儲局仍需堅持縱然上半年利率到頂,下半年並無減息機會。

市場的反應是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上升10點子;美匯指數反彈1.4%至103附近;美股下跌,利率敏感度高的納斯達克指數下跌1.6%,反映舊經濟的道指卻只下跌0.38%。原因是周四鮑威爾剛鬆了口風,認為美國可能正式進入「通脹放緩」(disinflation)趨勢,令市場忽然亢奮時,卻被一盆冷水照頭淋。

僱主不再爭相加薪搶員工

不過,這個職位增長雖然說明美國服務業人手仍然短缺,但亦反映僱主已經不再爭相提高薪酬去搶員工。1月份平均時薪增長保留在0.3%,與去年同期比較亦只是上升4.4%。繼續大幅增聘人手的餐飲與休憩行業,其薪金已經停滯,並無上升。因此,筆者相信,美國聯儲局密切跟蹤的通脹數據,核心個人消費支出指數(Core PCE)今年內仍會下跌至3.5%以下。去年12月聯儲局議息時衆委員所做的利率及通脹預期(俗稱點陣圖)中,對去年底的Core PCE預期為4.8%,但前周公布的數據只是4.4%,比預期低。今年內,聯儲局將會把通脹預期向下修訂。

美匯反彈,其實不單只受就業數據影響。一天前,歐洲央行與英倫銀行都決定加息0.5厘,但卻表示利率接近頂部。况且,歐元區在衰退邊緣時,歐元卻正上試1.13的俄烏戰爆發前水平,市場承勢作獲利回吐很正常。至於英鎊,1.25水平更是牢不可破,英國短期衰退已確認,英鎊暫難上升。

美匯指數反彈料難突破105

不過,美匯此輪反彈相信並非長期趨勢;亞洲方面,人民幣與日圓的基本因素愈來愈強,中國去年的貿易順差接近59,000億元人民幣,今年金融資產吸引力比去年佳,人民幣需求高。日本核心通脹高見4%,今年3月後,相信加薪幅度可達3%,符合央行要求,隨着4月央行行長替換,正好修正安倍經濟這過時政策,日圓回調亦屬短暫。筆者預期美匯指數反彈終結於105,仍向98水平進發。

縱使沒有超高非農數據,美股回調亦屬正常。科技股中,除了估值已經過低的Meta(美:META)及Tesla(美:TSLA)現大幅反彈以外,其實科技股業績都倒退,實在是「雞肋」。不過,美國經濟軟着陸機會提高,但財富再分配效應令舊經濟股份站穩,其中高派息股份仍有上升空間。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王良享 政經良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