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與內地全面重啟通關,中銀香港(2388)在今年初向2700名香港居民進行網上問卷調查,了解通關後前往內地的計劃及對大灣區金融服務的需求,其中七成受訪者表示對大灣區金融產品及服務有需求,包括日常消費支付、網購、理財及按揭服務等。
中銀指,有八成受訪者計劃在通關後到大灣區旅遊及探親,不少受訪者亦有意開立內地銀行的帳戶作日常支付及消費之用。在仍未持有內地銀行帳戶或未曾使用過內地支付平台而有意開立內地賬戶的受訪者中,58%傾向先行在香港以遙距方式見證開立內地銀行帳戶。
中銀香港個人金融及財富管理部副總經理劉賽麗表示,隨着全面通關,香港居民到大灣區城市旅遊、工作或升學等逐步正常,有助推動日常支付、理財需求。該行將與內地母行中國銀行(3988)合作,為大灣區提供跨境金融服務。
此外,大新銀行(2356)公布,該行開通跨境理財通的北向通服務,將伙拍廣州銀行提供不同資產類別內地合資格理財產品。客戶自即日起,可透過該行網頁連結至廣州銀行網頁,查閱其服務及產品詳情,有興趣參與的客戶可攜帶所需文件,親臨其分行開立匯款專戶,並以閉環形式將款項匯到內地合作銀行。
大新並公布,與廣州銀行和東莞銀行合作開拓南向通服務,銷售大新產品。去年10月跨境理財通推出時,大新與大新中國推南向通業務。大新銀行執行董事兼集團財富管理處主管陳維堅表示,內地與香港全面通關,兩地經濟活動將逐漸恢復,促進經濟發展,而跨境理財通可協助客戶捕捉兩地的投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