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基金特區:安本看好今年中國經濟股市 消費數碼化環保醫療等主題可留意

【明報專訊】環球經濟正處於衰退邊緣,反觀近期重新對外開放的中國,經濟呈現復蘇之勢。安本中國股票投資主管姚鴻耀表示,內房槓桿偏高仍是隱憂,但內地通脹溫和,貨幣政策保持寬鬆,利好今年經濟增長,今年中國股市表現可期,較看好市場中的優質消費、數碼化、環保、醫療及財富管理等長線增長主題。

安本首席經濟師Jeremy Lawson表示,雖然環球通脹或已見頂,但美國就業市場依然緊張,工資仍高企,再加上偏高的能源價格,預計美國聯儲局不會於短期內放鬆貨幣政策,這一循環持續下去可能會導致眾多經濟體在今年中前陷入衰退。相較之下,內地通脹仍然溫和,讓中央政府可以相對寬鬆的貨幣及財政政策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突顯中國與環球大部分地區處於不同的經濟周期,當大部分國家經濟增長放緩,甚至處於經濟衰退的邊緣,今年中國經濟增長則有望加快,但相信經濟增長不可能出現如過往般達7%至8%的增長,因為中國已汲取金融海嘯後的教訓,在刺激經濟政策上不會太過進取。

旅業復蘇 料貢獻GDP半個百分點

隨着防疫政策鬆綁,內地經濟活動轉趨活躍,被疫情壓抑數年的需求,如家庭消費迅速回升,國內旅遊活動亦轉趨活躍。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Alicia Garcia Herrero)表示,內地經濟活動改善,充分體現於春節期間的旅客量上升,該行的數據顯示,在春運開始後的25天內(即2023年1月7日至1月31日),旅客總數較2022年同期增長56%,達到2019年水平的63%,國內旅遊的快速回暖是在眾多令人鼓舞的信號中最為明顯的,相信旅遊業是內地經濟復蘇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序幕,假設2023年國內旅遊收入能恢復至2019年水平的80%,對GDP的貢獻率約為0.5個百分點,預期再加上內地消費勢頭持續強勁,投資信心也可能逐步回升,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將加快,目前該行維持今年中國經濟增長5.5%的預測。

內房存隱憂 中央料再推刺激措施

不過,中國經濟增長仍存隱憂。Jeremy Lawson表示,內地重新對外開放的初期,經濟仍有可能受到新冠感染的個案增加影響,但相信情况會逐步受控。姚鴻耀補充,內房負債仍偏高亦是個難題,長遠內地政府仍會要求房地產行業去槓桿,然而,私營開發商的去槓桿工作對需求產生了負面影響,即使樓價下跌,內地市民亦不願意購買房地產,預期內地政府年內有望再推刺激措施,如降低首付,又或放寬第二套房購買限制等,以帶動內地居民對房地產的需求。

姚鴻耀預期,今年上半年中國市場仍會較為波動,預料下半年市場表現會較佳,認為上半年的波動市將為長線投資者提供入市機會,相對較看好具長期增長潛力的主題,優質消費是其中之一,隨着中產階級財富增長,將帶動內地的高端商品及服務需求,同時這些中產階級對投資理財的需求亦將增加,與財富管理相關的行業將可受惠,而過去數年的疫情,推動內地醫療產業的發展,內地人口老化,亦將拉動此產業的需求,數碼化及環保亦是內地長線持續發展的產業。

此外,上述主題均可受惠於內地的科技創新。姚鴻耀指出,內地政府致力於培育創新文化,以推動經濟增長,中國在此方面具有優勢,因為龐大的人口規模讓其培養了更多的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STEM)畢業生(見圖),以環保方面為例,中國在太陽能、電池和風能的製造與生產方面於全球市場佔據較大的份額,並預期於美國的《晶片法案》促使下,未來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將加快。

中國股市累升不少 估值仍吸引

儘管中國股市已累升不少,但姚鴻耀認為,估值具有吸引力,特別是市場中的優質企業,如去年宏觀經濟充斥利淡因素,中國市場內不乏可保持盈利增長的企業,今年內地經濟復蘇將利好企業盈利表現,同時內地房地產市場受壓下,內地投資者或會將資金由樓市轉投股市,對中國股市有一定支持。

姚鴻耀補充,中國股市與全球股市的相關性較低,參考去年9月的數據,中國A股市場與MSCI世界指數的相關系數為26%,意味當已發展市場經濟體陷入政策緊縮周期之際,配置中國股票可以分散投資風險,再加上良好的盈利,與支持政策,有望吸引國際投資者將資金投入中國市場。

明報記者 劉敬華

[基金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