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投資10B在ChatGPT,最近將自家搜尋引擎Bing整合了ChatGPT開放測試,Bing App下載量突然爆10倍。Google 不甘示弱推Brad,卻因在新聞發布會答錯問題,新產品和股價相繼下滑。作為營銷人,我樂於享受這種花生新聞,兩家大公司鬥法,當產品有進步,受益的一定是用家。
因為最近的AI人工智能熱潮,剛接觸AI應用在文字編寫的朋友,應該對輸出的結果很震撼。然後也有很多生產內容教學的材料,彷彿像AI內容貼上網就會得到搜尋引擎的垂青。事實上以人工智能編寫一些初階資訊文章,偶有錯誤,但的確省時省力,不過這類文章,題材通常已經在網絡上飽和,如為順位搜尋引擎優化而製作,效果成疑。
Google前陣子將評估網頁的三大因素:EAT:專業性(Expertise)、權威性(Authoritativeness)、可信度(Trustworthiness),在外加一個E—經驗(Experience) 。我覺得這個小改變也是對Marketers和內容創作者在一片AI瘋潮下,創作內容的定位。前兩天的情人節身邊朋友半開玩笑的post出請槍ChatGPT給另一半寫的情書,上下款內容一一齊全,也有用上情感的形容詞,但一定不能直接用得著。因為人工智能還沒有考慮到他倆關係和日常經歷,忽然過分肉麻,有如穿了一身名牌,卻沒有靈魂的軀殼,可能會適得其反引來令另一半懷疑吧!ChatGPT事實上已經可以模擬不同語調甚至人物的語氣去創作,不過情感拿捏和經驗暫未見可以模擬,所以我相信有個人見解和洞察觀點與情感的內容是搜尋引擎和「真人」所期待的。
在OpenAI的API開放及一片熱潮下,一定有更多有人工智能的應用程式推出,會更直接易用,也更能直接套用於不同行業,還不限於內容創作。人工智能應用於數據和資料分析、程式編寫、營銷流程自動化、大規模內容個人化、廣告創意測試和優化,以及市場調查都是幾個很有優勢的範疇,值得我們一一探討。
Source: Microsoft Blog, ChatGPT 截圖
Social Stand創辦人,數碼營銷顧問,大學及培訓講師,電台節目主持
鍾情數碼廣告及內容行銷,自稱社交恐懼又活躍於社交媒體,不愛說話但主持電台節目廿載,廣告營銷課程講師卻鍾情學習新科技新技術,品牌講故佬一枚,日常為品牌做社交媒體內容行銷,在數碼媒體為品牌說故事!pozhehao
(Powered by WAW Cre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