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國近日公布通脹數據較預期高、就業數據亦優於預期、聯儲局已轉趨鷹派。安聯投資全球股票投資總監Virginie Maisonneuve接受訪問時亦預測,美國今年GDP仍可按年保持增長,薪金上升亦會繼續為通脹添壓,故此聯儲局在今年餘下時間料再加息1厘,聯邦基金利率上端將升至5.75厘,略高於市場預測,加上她認為美股企業盈利將令市場失望,故她現看淡美股後市。
美國廣義貨幣(M2)按年增長率向來是備受投資界重視的金融數據,例如在2020年回報近倍的「Fullgoal中國中小盤成長基金A類別/美元」,負責管理的富國資產管理基金經理寧君,在《Money Monday》第265期(2020年9月7日出版)封面故事專訪中表示,美國M2在2020年5月、6月及7月均按年增長超過20%,反映期內流動性充裕,故此她認為當時持有優質中資股勝現金,結果隨後幾個月中資股亦大漲小回。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M2按年增長率已於2021年2月由近27%高位見頂回落,最新公布的今年1月數據為負值(見圖1),這亦可解釋何以恒指亦於2021年2月17日在31,168點見頂,上周五收報20,567點,過去逾兩年跌了近三分之一。
不過,令記者難以理解的是,何以美國M2按年增長率過去逾兩年已反覆向下,今年1月更已跌至負值,美國近月通脹率仍然處於高位呢?在訪問中就此請教安聯投資Virginie Maisonneuve。她指出,由於美國聯儲局在2020年至2021年期間曾因應新冠疫情要刺激經濟、推出量寬(QE)大舉印錢,即使過去一年多以來已開始縮表,惟現時資產負債表規模仍較2020年初大幅增加約3.7萬億美元(見圖2),流動性充裕淡化了加息的作用。
另外,Maisonneuve分析,美國通脹可以簡單分為產品及服務兩部分,過去3年疫情期間多國曾經封城,令製造業產出下跌,亦擾亂全球供應鏈,故此曾經由產品價格急漲推動通脹飈升,但隨着目前全球疫情大致受控,供應鏈回復正常,產品價格通脹已明顯放緩,故此,目前令美國通脹高企不下的是服務業成本攀升。
Maisonneuve表示,美國服務業對經濟貢獻高達70%至80%,而在服務業成本中,70%屬僱員薪酬開支,換言之,美國目前面對的通脹問題,主要便是由薪酬開支上升所致。
她續說,美國薪酬開支增長現高企不下,除了因為疫情期間大批勞動力退出市場外,當地本身亦面對人口老化的問題,而且不少年輕人亦不願意打長工:「現時的年輕人想法不同於我們這一代時刻想着要積穀防饑,他們近年收到政府因應疫情推出的巨額財政資助後,目前仍有餘錢可以消費,不急於找工作」。
根據Maisonneuve的分析,即使美國居民整體超額儲蓄過去一年已反覆下跌,但目前普遍仍有錢可花,故此當地GDP今年仍可望按年保持增長,而非如外界預期般出現衰退,而且由工資上升帶動通脹升溫的情况在年內不會顯著改善,故她個人認為,聯儲局會進一步加息,聯邦基金利率上端將升至5.75厘,比現時市場普遍預測的5.5厘略高0.25厘。
Maisonneuve總結,早前不少投資者曾預期美國聯儲局今年將會減息,而她相信這是不會出現的:「美聯儲不止不會減息、而且會繼續加息,加息幅度亦會高於市場預期」,加上她預期美國企業盈利料將令市場失望,故她目前看淡美股後市,建議等不利因素消化、股價出現調整後始低吸。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