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周本人指出美元將重拾跌勢,恰巧美匯指數在周一升至105.35後,連續多日未能進一步突破,即使美國加息預期升溫,美國10年期債息突破4厘水平,亦無助美元走勢。
上周表現較好的是商品貨幣,近期歐美經濟數據有驚喜,而中國PMI亦重回擴張水平,反映經濟有望進一步重拾動力,或會刺激對商品的需求,一眾商品貨幣如澳元、紐元及加元,表現亦因而較歐洲貨幣如歐元及英鎊為好。短線的走勢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現時是否有外幣值得吸納。
筆者相信由於市場正重新評估美聯儲的加息路徑,因此澳元兌美元最近的下跌主要是受到過去1個月美元廣泛走強所推動。從基本因素來看,近期澳洲經濟增長數據疲軟,加上通脹意外向下行,或許將減輕澳洲儲備銀行在房地產市場呈現疲軟的情况下的加息壓力。
美聯儲的鷹派言論也可能縮小美元與澳元的利差。 然而,鑑於貿易聯繫和大宗商品價格潛在上升,筆者認為中國的重新開放,加上經濟增長較預期快,將會有利澳元表現。
此外,筆者認為美元的升勢已顯示出疲憊的迹象,再加上傾斜的倉位,可能有助澳元兌美元在近期內出現反彈。技術圖表分析澳元兌美元近期有見底迹象,可能為以中期3至6個月為目標的投資者提供一個吸引的買入機會。近期支撐位在0.6655和0.6540 ,而上方阻力位則在0.6885和 0.7020。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