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九置盈轉虧 吳天海:唔知幾時復蘇 零售雖見好轉 今年業務難回到疫前

【明報專訊】經營海港城及時代廣場的九倉置業(1997)去年全年由盈轉虧,蝕88.56億元,基礎淨盈利按年跌5%至61.75億元,第二次中期息派0.61元,全年合計派息不變。集團主席吳天海表示,去年受疫情及加息影響,不過集團全年派息仍能維持一致,反映核心業務表現不變。今年初已見通關等好兆頭,消費及酒店訂房均有好轉,但只是初步表現,今年復蘇至疫前表現的機會不大,直言「唔識答幾時復蘇」。

明報記者 蕭嘉聰

九置去年收入按年跌22%至124.59億元,營業盈利受海港企業(0051)確認入帳的發展物業銷售額減少所拖累,按年減少2%至88.41億元。集團昨午公布全年業績,午後由升轉跌,收市報44.25元,跌1%。

吳天海(圖)表示,通關後市場「活了」,惟現時仍未清楚旅客購物習慣是否一樣,或要問香港特首及財政司長才知道何時復蘇,相信不會是「三幾個月」的事。商場租金方面,他表示現時底租水平開始回穩,分成租金就要視乎租戶營業額,1月零售表現相對好轉,惟暫未掌握2月數據,無法反映旅客來港的變化。

他續指,通關後外來旅客數字依然較低,需要時間恢復,不過零售業人手嚴重不足,如一下子太多旅客來港,服務水平亦達不到要求。他解釋,由於工時縮短,員工要求增加年假,加上疫情令部分人轉行等情况,相信問題不能立即解決。至於輸入外來人手就涉及很大的政治學問,吳天海表示不懂評論,但實際執行如何不影響本地勞工權益亦是一個問題。

九置旗下海港城去年整體收入及營業盈利分別增長2%及7%;時代商場收入就按年跌12%,營業盈利升1%;兩大商場至去年底的出租率均為94%,較去年上半年提高1個百分點。吳天海強調,集團相對「揀租客」,令出租率稍低,相信未來亦會填補相關空缺。

借貸成本增5億 稱轉定息「蝕頭唔賺尾」

集團今年業績報告以「疫情困境加財務成本攀升」為題,去年借貸成本增加5億元;年利率從上半年的1.5厘飈升至下半年的3.5厘。被問到為何全數債務都採用浮息,吳天海解釋,加息周期前亦多次考慮將部分債務轉為定息,但計算過後「蝕頭唔賺尾」,例如將當時1厘浮息轉為定息,年利率會即時升至3厘,因此「不想吃眼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