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港上季壽險新做保費跌49% 近10年最少

標籤:經濟

【明報專訊】去年第四季港元拆息急升推高銀行存款利率,對港人購買保險產品影響更為明顯。保監局公布香港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去年第四季壽險銷售跌幅進一步擴大,不包括退休計劃的長期業務新做保單保費227.1億元,為2013年首季以來最低單季金額。當季按年跌48.78%,較第三季跌幅進一步擴大。總結全年,壽險新做保費銷售則按年跌19.14%,較首三季跌幅擴大10.7個百分點。

內地客新做保費升近4倍

去季銀行1年定期存款最高可達5厘,對3至5年的短期儲蓄保險影響最大,除了回報率或較低,中途退出取回款項的靈活性也不及銀行定期。去年第四季,主要包括個人人壽及年金的非投資相連業務,其新做保單保費為195.94億元,按年跌48.78%;去年股市下跌也令投連險新做保單保費,按年下跌65.82%至30.4億元。總結去年全年,非投連險新做保費按年下跌11.9%至1194.8億元,投連險則跌51.6%至148.99億元。

不過,雖然香港與內地在1月逐步通關,不過來自內地訪客的新做保費在去年第四季加快上升,去年第四季按年升近4倍至10.64億元,按季則增1.3倍,是2020年第二季以來的單季新高,全年則按年上升2倍至20.66億元。匯豐保險表示,受惠兩地通關以及吸引旅客的宣傳,內地客戶對本港保險累積龐大需求,該行在2月收到內地客戶的保險申請,已經超越疫情前水平。

去年全年本港壽險保費收入總額為4914億元,按年下跌9.1%。非投資相連保費收入為4126億元,按年下跌7.6%;投連險保費收入按年下跌36.5%至283億元。保監局指出,主要是受部分產品的保費支付模式,以及2022年新做業務普遍下降所影響。產險方面,去年毛保費為646億元,按年上升4.5%,整體承保利潤按年上升1.1倍至4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