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退休後醫療開支靠「三寶」

【明報專訊】最近有調查指港人預期退休後需面對逾20年健康欠佳生活,過半數港人計劃只靠現金儲備應付退休後的醫療開支。中國通海財資管理私人財富董事總經理張佩儀認為,較理想的方案是以現金儲備、住院保險及多重保障危疾保此「三寶」應對,退休後便毋須憂慮財政會受到難以預計的病患影響。

明報記者 劉敬華

根據2023年《宏利亞洲康健調查》結果顯示,港人普遍預期在63歲退休,64歲開始出現健康問題,若以港人平均壽命85歲計算,退休後健康欠佳的時間有可能逾20年,這種悲觀情緒在是次受訪的25至34歲年齡組別中最為強烈。該調查亦發現,有56%受訪者表示會透過儲備現金應付健康或醫療開支,另外僅33%受訪者表示擁有醫療及危疾保險。宏利香港及澳門行政總裁白凱榮(Patrick Graham)表示,退休生活歷時頗長,當中大部分時間個人健康狀况可能欠佳,若過分依賴現金儲備將適得其反,因通脹可能會迅速蠶蝕現金價值。

財政儲備加上住院保多重危疾保

張佩儀亦指出,只依靠現金儲備應付退休後的醫療開支,並非理想方案,因退休後的健康狀况及醫療開支難料,除非該筆現金儲備金額非常龐大,但要於退休前儲備大筆現金,或會加重當下的財政負擔,認為要管控健康轉差構成的財務風險,較可取的方案為現金儲備加醫療保險,至於上述調查中對退休健康狀况較為憂心的年輕一族,更應趁身體健康狀况良好時及早購買醫療保險,但提醒每月為退休醫療儲備的金額不宜太大。

對於距退休年齡較遠,如30至40歲人士,張佩儀建議,每月可以收入一至兩成,分成三份投放於現金儲備、住院保險及多重保障危疾保此「三寶」之上,基於一旦不幸患上危疾,危疾保可提供一筆賠償金應付治療及療養期內的各類治療費用及生活開支,期間如需接受手術或住院治療,相關費用可靠住院保險支付,而儲備現金則可用作退休後支付醫保保費,及應付其他醫保未能涵蓋的支出,如入住護理中心的費用。

對於現金儲備方面,張佩儀表示,可於退休前透過月供環球股票基金累積,基於以較長的投資期及平均成本法投資於環球股票基金,其回報有望較存款為高,而選擇多重保障危疾保,可保障危疾如癌症復發時也有機會獲得保障,建議投保額為100萬元,至於住院保險可考慮自願醫保計劃(VHIS),因投保後無論健康狀况有何變化,自願醫保仍可保證續保至100歲,且不設終身保障限額,保障額每年重新計算,並可保障投保時未知的已有疾病及先天性疾病,還可以扣稅,但切忌貪平,宜選擇保障額較高及保障範圍較大的產品。

無醫保者可揀自願醫保靈活計劃

目前自願醫保產品主要分兩大類,分別為標準計劃及靈活計劃,一般而言標準計劃的保障額較低,約為一次住院的六至七成費用,未有任何醫療保障的人士宜選擇靈活計劃,因靈活計劃為標準計劃的升級版,保障額較高,保障項目亦較多。現時所有認可自願醫保計劃保費均可於政府的自願醫保計劃官網查閱,並可透過該網站的搜尋工具比較各計劃的保費、保障額及保障項目,宜按個人財務負擔能力及保障需求作出選擇。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退休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