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王幹文倡開放散戶買賣SPAC 增流通量 部分SPAC購併大限將至

標籤:

【明報專訊】香港市場去年1月份推出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後,至今只有5家SPAC上市,今年至今既未見新的SPAC上市,已上市者亦長期欠缺成交,至今亦未見有個案成功落實收購及合併項目。有「亞洲SPAC教父」之稱的諾圻資本主席王幹文表示,這個局面與現有機制未能夠平衡各持份者權益,以及審批程序繁瑣欠清晰有關。他提議開放讓散戶參與認購及買賣以增加流通量,可以同步公告併購交易和引進PIPE(上市後私募投資)投資者,利便SPAC推進購併效率。

明報記者 陳偉燊

籲准同步推進併購及引入投資者

在尋求改善現有SPAC機制同時,王幹文表示:「在2021年美國SPAC市場陷於不理性情况,之後雖然當地市場回落,但是近期再有內地公司借道美國SPAC上市。例如吉利控股旗下Lotus通過美國SPAC上市,這反映市場對SPAC需求非常大。」就算近年息率上升,他指出,他們在推進SPAC發展未致受到影響,最重要還是要平衡發起人及被收購目標公司之間的利差期望,善用SPAC加快項目落實上市的條件。

至於會否有在港SPAC因為公告購併時限快到,致要叫停及解散,他說從已在港上市的SPAC了解到,其實均已有目標項目待購併,但受制於現有強制要求發併購公告前要確定PIPE投資者,致無法如期刊發公告。因此,他建議,允許併購公告及落實PIPE投資者同步推進,提高效率(見表1)。根據已上市的SPAC資料顯示,目前Vision Deal Hong Kong Acquisition(7827)落實購併的限期時間最短,只餘約8個月時間(見表2)。

籲交易所出負面清單 統一條文

香港市場當初醞釀SPAC市場,雖然爭取到一些SPAC公司上市,但王幹文指僅此而已,最終在進一步推行方面,面對不太明確規則。據他了解,已提交上市申請的SPAC均有知名發起人支持,但有個案經歷逾一年仍未獲批上市,並遭遇不少問題。他說:「在解答後,卻有新接手的審批人員再重複問同一批問題。」他認為,交易所無法給予清晰要求下,倒不如統一條文,說出負面清單,好讓業界有例可依。

在提出讓散戶投資者參與認購及買賣SPAC方面,王幹文稱,交易所的「心結」在於恐防有人「做殼」,因此最終只讓專業投資者參與。他認為,香港的散戶投資者其實更專業,了解本身面對贖回的風險。散戶參與為SPAC提供流通量,給予投資者價值。同時,現有SPAC機制打破平衡,若然對發行權證設定上限比例在0.5,在外國市場運作的外資機構難以參與,因此香港市場是時候去考慮改變,讓散戶參與SPAC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