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港首季出口按季微增 外需回穩 分析:內地復常歐美審慎 全年出口跌5%至10%

【明報專訊】本港出口呈現回穩。政府統計處昨日公布,3月本港整體出口按年跌幅收窄至1.5%,是自去年中以來最小跌幅,進口按年跌幅收窄至0.6%,貿易逆差收窄至406億元。儘管首季出口按年跌17.7%,但按季錄得0.8%增長,反映本港外需或正逐步回穩。大新銀行經濟研究及投資策略分析師預料,全年出口跌幅最多約10%,雖然內地經濟逐步復常利好,但高利率抑制需求和歐美銀行爆煲事件等不利因素持續影響出口表現。

明報記者 陳麗歡

政府發言人表示,展望未來,先進經濟體的增長減慢,續令香港的出口表現受壓,但內地經濟復蘇加快,加上香港與內地之間的跨境陸路貨運限制撤銷,可緩減部分壓力。

月內,商品整體出口貨值達3672億元,當中輸往亞洲市場的出口表現參差。出口至內地的貨值繼續下跌,按年跌9.8%,出口至印度貨值按年升4.3%,出口至台灣貨值按年升6.4%,出口至越南貨值按年跌0.9%。另外,美國及歐盟的出口回復增長,出口至美國的貨值按年升13.8%,終止過去9連跌走勢;出口至英國按年升15%,出口至德國跌6.7%。

出口至美貨值按年升14% 終止9連跌

主要貨品類別方面,「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出口貨值跌8.9%,「辦公室機器和自動資料處理儀器」跌10.3%。另一方面,「通訊、錄音及音響設備和儀器」升11.8%。「動力發動機械及設備」升79.8%。

首季出口亞洲目的地跌幅顯著

首季商品出口貨值達9435億元,以出口至亞洲目的地貨值跌幅較為顯著,出口至日本跌29.1%,新加坡跌25.1%,中國內地跌23.8%和台灣跌19.7%。大新銀行分析師表示,隨着內地經濟活動逐步復常,預料內地需求或有所改善。分析師又指出,聯儲局等主要央行緊縮貨幣政策有望接近尾聲,不過利率或維持限制性水平一段時間,或繼續抑制外部實質需求;此外,歐美銀行業事件或會令企業需求趨向審慎,估計全年整體出口跌幅介於5%至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