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Seagate硬碟繞圈售華為罰23.4億 難為「去美化」定分界

【明報專訊】4月19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已和著名硬碟生產商Seagate Technology(美:STX)達成了一項和解協議,後者因為未取得出口許可證,擅自向華為出售了超過740萬個硬碟,需要向美國商務部支付3億美元(約23.4億港元)民事罰款,以及接受多項監管措施,來作為和解條件。

這事件顯示,要在一件產品的科技上完全「去美化」,是極難證明和界定的。對於華為來說,顯然不是一個好消息。

硬碟不在美國生產

但商務部指仍受限制

綜合傳媒報道,Seagate是在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期間,透過設於美國加州和新加坡的兩間子公司,向華為付運了超過740萬個硬碟,總值超過11億美元,並且成為當時華為唯一的硬碟供應商。

Seagate當時判斷,由於這批硬碟全部不是在美國生產,所以應該不受美國政府對華為實施的出口管制影響,可以自由出貨。

但美國商務部對華為實施的出口管制,是要求使用了任何美國技術的產品(包括美國的零部件、軟件、設計、生產設備、測試設備等),不論含量有多少,都必須先申請到出口許可證,才可以供應給華為。

因此,美國商務部認為,不論Seagate是在美國、北愛爾蘭、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甚或中國內地的廠房生產硬碟,連同測試工具在內的設備,都受到上述的出口禁令限制,是Seagate錯誤解讀,誤以為當局只評估產品生產程序的最後階段,而不是評估整個製造過程。

而Seagate行政總裁Dave Mosley則在一份聲明指出,雖然該公司認為已遵守了所有相關的出口管制法律,但同意和解是終止爭端的最佳做法。

據報道,Seagate將由今年10月開始,在5年內按季分期支付3億美元罰款,每季繳交1500萬美元。該公司還同意接受其他處罰措施,包括對其合規計劃進行3項審計,以及一項為期5年的暫停令,當局將拒絕向Seagate授予出口特權。

Seagate不願糾纏 美國殺一儆百

對於這單新聞,很多內地媒體的解讀竟然是偏向樂觀,有別於香港和外國的媒體,令人費解。例如,不少內地媒體認為,事件顯示,美國企業不願放棄華為這個客戶,內地市場吸引力巨大,不惜和美國政府唱反調。

比較理性一點的內地媒體則認為,美國商務部並沒有必然打贏官司的把握,所以願意和Seagate達成和解協議,只向它罰款3億美元。

平心而論,這個觀點屬於合理的分析。因為以美國政府一向的作風,若美國商務部有十足信心打贏官司,它絕不會只接受3億美元罰款那麼少,它要求Seagate支付的罰款,必定是超過那批硬碟的售價(逾11億美元),甚至高出1至2倍也不出奇。

另外,那批硬碟是早在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期間付運,但美國商務部這麼久都未有正式起訴Seagate,要擾攘到2023年4月才和Seagate達成和解協議,相信Seagate亦曾經據理力爭,雙方的律師已曾就法理觀點進行交鋒。

可是,Seagate最終還是屈服了,不願意和美國商務部糾纏下去,更不願對簿公堂。筆者覺得,這個最終結果,仍然對美國商務部非常有利,可以產生殺雞儆猴、殺一儆百的作用。

其實,在Seagate冒險挑戰禁令之前,Western Digital和東芝都已經停止向華為供應硬碟。出現了Seagate這首宗案例之後,其他科技公司更加不敢輕言,可以在其產品完全「去美化」而冒險挑戰美國對華為實施的出口禁令。

有些內地媒體近月揣測,當美國稍後宣布對中國大陸實施更嚴厲的半導體技術出口管制細節之後,ASML可能會在亞洲區生產一些專門供應給內地的光刻機,以繞過有關禁令,相信更很可能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ASML「內地專用」光刻機

似一廂情願

事實上,根據美國商務部對華為實施的出口管制,只有完全不含任何美國技術的產品,才可以自由向華為出貨,這是極難證明和界定的。

因為美國技術並不一定是以美國公司供應或美國公司持有專利的形式表達,任何國家生產或供應的產品、零件、軟件、設計圖、生產和測試設備,都可能包括了一些美國技術。

雖然理論上,中國大陸政府也可以向某些美國高科技企業實施相同的措施,以作反制,但問題是,內地是否擁有同樣多的籌碼,內地的技術是否難以替代,以及有無這個膽量。

據內地媒體報道,華為最近已研發出用於設計14納米製程晶片的EDA軟件,預料今年內可以正式使用。但如果沒有相同水平的國產光刻機等半導體設備配合,也無法生產出14納米製程的晶片。

另一個壞消息是,據報美國高通(美:QCOM)最近已經研發出一款完全沒有使用華為專利的5G晶片。究竟這會否影響華為的5G專利,令它失去手上最重要籌碼,以及將來難以收取授權費等,非常惹人關注。

明報記者 薛偉傑

[科技觀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