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3月零售貨值按年升40.9% 破紀錄 衣履鐘表升逾倍 業界指復蘇路仍長

【明報專訊】政府統計處公布,香港今年3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336億元,按年升40.9%,是2005年有紀錄以來的最大按年升幅,稍遜市場預期的升41.2%。不過業界認為,升幅主要來自去年基數極低,零售業經營充滿挑戰,復蘇仍漫漫長路。

明報專訊 蕭嘉聰

扣除價格變動後,今年3月零售業總銷貨數量的臨時估計按年升39.4%,勝市場預期的35.5%,亦是有紀錄以來最大。香港3月正式解除口罩令,月內「著得上身」的如鞋類、衣服、鐘表等消費類別均見倍數上升(見表)。不過翻查數據,3月份零售銷貨總值與2019年3月同期比較仍見下跌近16%。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執行總監羅振邦稱,雖然3月升幅看似強勁,實際金額與今年2月相差不遠,升幅主要是去年同期為第五波疫情高峰期而超低基數。

他表示,協會早前向會員進行調查,六成受訪公司稱4月生意按年有增長,包括健康食品、珠寶鐘表和化妝品等旅遊消費相關行業,反映2月通關帶動生意。另有四成公司指4月生意按年下跌,例如電器、超市、家具店及食品店等,可見本地市場零售銷售仍然疲弱。

零售協會:五一生意只回復疫前四成

至於5月表現,近八成公司料生意按年有所增長,亦是與旅客相關行業,相信主要由五一黃金周所帶動,4月生意有單位數或低雙位數下跌的公司,至5月亦有稍為回穩。此外,五一黃金周首三天(4月29日至5月1日)與上周同期相比,有六成受訪者稱生意有單位至低雙位數增長,但旅客人流及消費力仍未回到疫情前及社會事件前、即2018年的水平。羅振邦強調,雖然五一銷情主要由內地客消費帶動,但人流只回復至疫情前三成的水平,生意額亦回復至四成水平,業界預期黃金周後將較淡靜,起碼去到暑假才等到「小陽春」。

大新銀行經濟研究及投資策略部表示,3月訪港旅客人次加快反彈,有助帶動消費需求上升。香港與內地全面通關,訪港旅客人數顯著增加,加上再度派發消費券,持續有利本地私人消費及零售活動,預料整體零售銷售有望年內重上疫前每月平均400億元的規模。

政府發言人表示,訪港旅遊業和私人消費復蘇,料繼續惠及零售業,新一輪消費券亦將提供額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