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劉敬華:M&G:美銀行危機顯亞洲吸引

【明報專訊】股市向來被視為經濟的晴雨表,M&G Investments亞洲股票投資聯席主管Dave Perrett指出,亞洲與歐美地區正處於不同的通脹周期,貨幣政策較具彈性,可支持經濟增長,使亞洲市場估值較其他地區吸引,認為市場憂慮情緒往往可造就投資良機,如近期市場對美國地區銀行危機的憂慮,便令亞洲銀行股估值變得非常吸引。

近期環球市場焦點仍離不開美國地區銀行危機,以及美國聯儲局短期內會否暫停加息。Dave Perrett表示,若美國銀行業收緊信貸,將拖累美國經濟增長,從需求層面上將對亞洲市場構成負面影響,但假如美國聯儲局因而停止加息,則將利好亞洲經濟增長,同時亦有助於進一步增加亞洲區內各央行於調整貨幣政策上的靈活。而在市場層面方面,將利好亞洲市場的投資氣氛及估值,故認為綜合評估美國地區銀行問題及美息將見頂此兩因素,對亞洲市場的影響傾向正面。

亞洲無通脹問題 幣策具彈性

Perrett續稱,目前於環球市場中相對看好亞洲市場其中一個主因是亞洲有別於歐美地區的通脹周期,現時亞洲區內除極少數地區外,大部分地區均不存在通脹問題,這為區內各地央行的貨幣政策提供彈性,一旦有需要支持經濟增長時,貨幣政策仍具放寬的空間。事實上,區內個別地區的利率正在下調,中國是其中之一,反觀美國聯儲局即使可於短期內停止加息,惟通脹壓力未除下,將難以減息,更重要的是估值因素,現階段亞洲市場估值依然較環球其他地區吸引。

即使亞洲基本因素相對歐美為佳,市場氣氛仍難免受到投資者憂慮歐美經濟有可能衰退,又或美國地區銀行危機有可能惡化等影響。Perrett認為,若能專注於中長線基本因素,並由下而上選股,當市場因投資者憂慮情緒而受壓,往往就是投資的良機,更稱若看到市場以「蔓延」(Contagion)一詞來描述對市場危機發展的憂慮,可視之為出現投資機會的信號,近期的美國地區銀行危機就是其中一個例子,近月市場擔憂美國地區銀行業危機或會蔓延至亞洲銀行業,令區內銀行股估值變得非常吸引。目前亞洲銀行股的基本因素仍向好,區內金融體系自經歷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無論是區內政府對銀行業的監管水平,以至區內銀行自身的資本水平均見顯著提升,現時亞洲區內如中國內地、香港、新加坡、韓國及泰國等銀行體系穩健,市場憂慮情緒提供吸納區內優質銀行股的機會。

除美國地區銀行危機外,Perrett認為,近期從市場對內地電商或爆發價格戰的憂慮情緒中,也看到個別涉及內地網購平台業務的科網股浮現吸引的投資機會,而最近內地網購平台的舉措,只是因應內地消費者對價格變得更為敏感的現實情况,以至在銷售策略上作出調整,以鞏固網購平台的交易量,市場擔心或會引發激烈的減價戰,使這些科網股股價受壓。不過,這些擁有內地網購平台的科網股均為內地大型科技企業,核心業務強大,坐擁龐大的市場份額,從中長線投資角度而言,這些股份股價經過近期的大幅調整後,估值吸引力大增。

看好中國消費前景

也要考慮估值

目前投資亞洲市場,要留意市場憂慮情緒之餘,亦應當心投資者的過分樂觀情緒將股份估值推至過高水平。自去年底中國重新對外開放後,內地居民收入及消費數據持續向好,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首季內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按年名義增長達5.1%,扣除價格因素後的實際增長亦達3.8%(見圖),同期內地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於扣除價格因素後,實際按年增長亦達4%。Perrett提醒,即使看好中國消費市場的中長線增長前景,投資時亦要考慮估值因素,如去年年末至今年首兩星期期間,不少受惠於中國經濟重啟股份,如部分消費股,估值被推高至偏高水平,當時該公司減持了相關股份,至最近部分股份股價回調不少,始逐步吸納相關受惠股,當中包括部分內地基建股、酒店股及機場股等。

明報記者 劉敬華

[基金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