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鄺超靈:氣候變化趨頻繁 地產業如何應對?

【明報專訊】面對氣候變化愈趨頻繁的挑戰,房地產業務必採取應對措施。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數據顯示,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已經急劇增加,達到422ppm,比1958年開始收集數據時增加33%。根據估計,未來5年內有超過60%的機率達到巴黎協議所設定的1.5度上限。

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率和嚴重程度不斷上升。例如2021年7月,中國鄭州遭遇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死亡失蹤300人,直接經濟損失1200億元。去年夏天,歐洲也經歷500年一遇的旱災,導致水電站和核電廠停運,農業遭受重大損失。2018年山竹襲港引致嚴重風暴潮,海水湧入杏花邨及將軍澳南一帶,有地下停車場被海水淹浸,多幢樓宇受嚴重破壞,全港直接損失高達46億元。

極端天氣對房地產業產生多重影響,對人類、生態環境和城市造成嚴重破壞,並對經濟造成巨大負擔。隨着全球氣溫持續上升,這些威脅將變得更加嚴重。例如5月19日香港首度發出黃色工作暑熱警告,「極重勞動者」如紮鐵和棚架工應每工作15分鐘就休息45分鐘。各行業將來運作受極端天氣影響會繼續增加,影響工程建設進度、營運成本及整體經濟發展。近年各政府部門均檢視極端天氣下風暴潮和風浪對沿岸較低窪或當風地點的影響。採取改善工程和管理措施,包括可在沿岸位置加建或提高擋浪牆等。

房地產業必須採取措施應對氣候變化。許多大型地產公司已經開始對其資產進行全面的氣候變化風險評估,並探索未來氣候變化帶來的商機。這樣做的好處包括提升資產價值、吸引高質量租戶、降低運營成本、避免損害樓宇並增強企業聲譽等。

投資氣候適應措施 保護資產

私人樓宇方面,需要採取相應措施,評估極端天氣對樓宇的影響,並加強應對能力,例如在低窪地區加強防水措施和警報系統,為較低窪電掣房或地下停車場安裝可拆卸式擋水板,增強水泵和排水系統,提高地台高度,定期檢查玻璃外牆等。極端天氣對樓宇的財務影響很大,包括增加保險費、維修費、營運成本,以及資產價值的下降。因此,樓宇業主應意識到這些風險,並投資於氣候適應措施,減少損失和保護資產。

進行氣候適應是具有成本效益的,根據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格蘭瑟姆研究所Surminki博士的研究結果,每投資一美元進行氣候適應,可以減少約5美元的損失。例如,在低窪或靠近海岸的樓宇中安裝水閘可能只需花費一萬多元,但在颱風或水浸事件後,避免了停電和大樓損壞造成更高的損失。預防勝於治療,這種風險管理的方法更加有效。

採可持續建築方式 減碳排放

香港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源,六成碳排放來自建築物。建築材料如鋼鐵、混凝土等,於開採和製造過程都產生大量碳排放,國際能源署數據指出,單單鋼鐵行業已佔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近7%,混凝土亦佔7%。所以應選用可持續性建築方式,採用低碳樓宇設計,採用更多低碳建築材料,安裝可再生能源設施如太陽能板等。

隨着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事件的增加,房地產業必須適應新的挑戰,並採取適當的措施保護樓宇、降低風險和碳排放。這不僅對業主和投資者的財務利益有益,也對城市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透過加強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房地產業可以在氣候變化的挑戰下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

如果希望了解更多有關建築物如何減少碳排放,如何達至碳中和及進行樓宇氣候變化風險評估等,香港綠色議會將在今年六月中發布全球首份全面性的樓宇及建造業碳中和及應對氣候變化策略及指引。

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基準學會(IESGB)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鄺超靈 全民造E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