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拆局:指內地人乏信心 彭博籲降準振經濟

【明報專訊】內地經濟復蘇差過預期,彭博經濟研究指出,過去內地以基建投資刺激經濟,在疫情和防控措施抑制需求下是有其道理,不過內地經濟目前面對的威脅是缺乏信心,因此認為當局需不同政策組合推動經濟成長,其中具有信號效應的貨幣政策寬鬆,應扮演更重要角色,以提振市場信心。相對下調貸款基準利率,彭博認為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更為有效,以經濟模型計算,若人民銀行第二季降準0.25個百分點,可為今年經濟增長提速0.3個百分點至6%。

人行今年3月出乎市場預期降準0.25個百分點,彭博指本季若以同一幅度降準,可釋放5000億元(人民幣,下同)資金用於放貸,等於去年下半年用財政刺激的新增專項債券額度。

人行已連續9個月沒有下調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彭博指若人行選擇下調MLF,則需要減息0.2厘至0.25厘,才能達到推動今年經濟增速提升0.3個百分點。彭博又指,利用貨幣政策工具,有助提高市場資源配置,也是內地的長期目標。

貨幣政策助提高資源配置

新冠疫情期間,內地較少使用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大多使用財政政策措施,主要通過基礎設施投資實現,雖然近期內地經濟復蘇出現波折,但內地仍不願意調整政策,認為必須作出改變。

此外,彭博指出,基建投資作為財政刺激的缺點也正在增加,項目依靠政府發債提供資金,擠壓私人投資,而且內地近年經濟增長放緩,醫療開支大幅增加,也令地方預算相當緊張,大型基建項目開支不能直接帶動家庭支出,或不會直接提振市場情緒。報告仍肯定財政政策可發揮重要作用,但除了在基建以外,應針對性向投向最脆弱的家庭,及延長對小型民企的社保繳費豁免,可提高民企的招聘和投資能力,也有助於提高市場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