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近期市場上使用YouTube頻道用作宣傳、置入植入式廣告日益增多,一眾新崛起的YouTuber亦索性直接參與開發度橋,提供一條龍廣告製作增值服務。
不過,有廣告業界中人則指出,現時廣告市場呈現碎片化發展,即使多了YouTube頻道加入市場分一杯羹,但是預算大的廣告或宣傳項目,始終仍然會繼續和傳統廣告公司及電視台合作,不致會構成競爭。
廣告營銷集團The Bees Group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曾錦強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稱:「廣告市場早已呈現碎片化發展,不再一定由廣告公司包辦。」他說很多時有關鍵意見領袖(KOL)、YouTube頻道參與其中,因為該等頻道亦面向大眾,因此覆蓋的產品種類亦很闊。若論廣告效力及轉化成貨幣變現的能力,他相信,YouTube及KOL頻道上的明星,均各自有捧場的追隨粉絲支持,因此經這些新媒界去做宣傳及推廣,仍然有一定效用。
在考慮是否使用YouTube頻道做宣傳推廣時,曾錦強指,很多時取決於預算規模而定。例如客戶開拓KOL及YouTube頻道時,預算很多時相對較細,規模會由數百元以至30萬或40萬元不等。相對廣告及宣傳預算大到過百萬元級的客戶,則仍然會和廣告公司及電視台合作,因此他認為,廣告公司仍然有生存空間,不致和YouTube及KOL頻道構成直接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