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冀ETF通添人幣櫃台 免北水轉匯減風險

標籤:經濟

【明報專訊】上月初本港推出「港幣-人民幣雙櫃台」模式,不過ETF並未有包括在內。恒生投資管理董事兼行政總裁李佩珊表示,ETF此前已一直有類似安排,而恒生投資管理下的ETF已有一半設有人民幣櫃台,雖然當中細節安排有所不同,認為目前未有急切性加入新設雙櫃台模式當中。但她期望當局可研究在ETF通上亦增設人民幣櫃台,讓北水不需要轉匯,以人民幣直接買賣ETF。

李佩珊認為ETF一直沿用的雙幣雙股模式,是希望增加人民幣投資的渠道,並更善用在港的人民幣資金池,提升人民幣的流通量。「原有互聯互通機制讓內地資金兌換港幣,但若容許國內的錢不需要匯兌,亦可購買人民幣櫃台的ETF,對他們來說就少了一個風險。」

谷ESG產品吸歐美資金

現有ETF的人民幣櫃台交易未不算活躍,李佩珊認為,在雙櫃台模式推出之前,大部分人民幣櫃台都是屬於ETF,當中約有40多隻,只靠這40多隻ETF整活人民幣櫃台的交投較為困難。不過,在新模式下,增加了其他重磅上市公司參與,她認為可產生一個效應帶動整體成交。李佩珊表示,ETF此前已一直有類似安排,而恒生投資管理下的ETF已有一半設有雙櫃台。

現時恒生投資管理下有10隻ETF,李佩珊稱,公司近年集中推出一些ESG相關的產品。今年3月便推出了一隻A股低碳指數的ETF,希望吸納歐美資金。「歐美的機構投資者對ESG相當重視,而我們認為歐美很可能已經低配置了中港市場,相信是時候要調升(相關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