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邦德資產管理首席投資主管梁江近日在接受彭博電視訪問時表示,作為價值投資者(value investor),他最着重的是所投資股份的質素,當中,包括經營模式、自由現金流、可信賴的管理層等,這比看恒指估值更重要。就恒指估值而言,他認為,即使現已處於平均值的負一個標準差至負兩個標準差之間,屬偏低水平,但缺乏的是未來業績能見度(visibility),原因在是次業績期,即使本港上市公司公布的上半年業績有好有壞,但管理層普遍對本季甚至整個下半年業績前景並不確定,這反映管理層本身就此沒有足夠的信息,這當然也會為投資者帶來問題。
不少人把目前中國經濟的情况,與日本1980年代後期經濟泡沫爆破後曾迷失30年比較,梁江表示,他在1990年代初期剛加入投資界時曾任經濟師,多年來對此領域也有一定研究,指日本經濟從迷失30年到今日重拾增長動力,需要經過一個過程,當中包括重組、嘗試不同的方法,結果在2013年採用安倍經濟學至今脫穎而出。
梁江分析,目前中國經濟也面對一些類似當年日本的結構性問題,例如人口老化、房地產市場槓桿過高等,在此情况下,居民難有強大消費動力,因此,他認為政府需要採取強而有力的政策、尤其是財政政策刺激經濟。
另外,即使現時中國內地不少地方政府均有債務問題,但梁江指出,中國政府整體債務現佔GDP比例在130%至140%之間,在國際上並不算高,當中,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債務各佔一半。他相信,中國不會容許地方債出現大規模違約,因此,他估計中央政府可能將會出手,承擔部分地方政府債務。
梁江強調即使日本經濟曾迷失30年,股市亦反覆向下,但期內也有不少股票有很好的表現,例如科技、旅遊、高端製造及醫療器械等,這些也是他目前投資中國股市會特別留意的板塊。他解釋,考慮到中國製造業現已具備一定全球競爭力,例如寧德時代(深︰300750)在全球電動車電池市佔率逾30%,加上每年工程師畢業生總數超過美國及歐洲的總和,因此中國製造業未來很可能仍會繼續在全球有好表現,這是中國經濟的亮點,不單帶來投資機會,而且中國經濟在未來也因此不一定會重踏日本迷失30年之路。
與看好中國製造業股比較,梁江認為,現時內地房地產市場的問題可能需要數以年計、甚至數以十年計解決,加上理財產品違約風險也在增加,故他目前對內銀及內房股持審慎態度。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