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人工智能(AI)晶片龍頭Nvidia(美:NVDA)上周公布的季度收入及盈利增長遠勝預期,並預告強勁的需求將在未來幾季把公司業務推向新高峰,但市場對這種火爆需求可持續多久仍存在疑慮。Nvidia業績公布後,上周四的股價曾升至502.66美元創歷史新高,但當天僅收報471.63美元,較周三收市價僅高出0.47美元,周五收市更跌至460.18美元,反映市場的觀望情緒。Nvidia股價早段窄幅上落,美股3大指數早段上漲,道指升逾200點。
Nvidia行政總裁黃仁勳向《華爾街日報》表示,出貨量距離滿足需求仍有很大距離。這意味該公司收入仍有很大增長空間。短期內,科技企業仍將爭相購買支援AI系統的晶片。分析師估計,Nvidia在AI晶片市場的份額超過70%。
瑞銀分析師預期,Nvidia短期內的增長路徑「非常清晰」,按目前的供應協議,其季度收入有望在短期內增至250億美元,較第二季的135億美元收入大幅增長,而這尚未反映供應量的增長預期。不過,市場人士對供應鏈狀况及當前景氣能否長期持續提出疑問。有科技行業高層已表示,若AI晶片不能轉化為新業務,可能會減少採購AI晶片。
行業研究公司SemiAnalysis指出,主要的科技企業、軟件和服務公司,以至風投界都為AI晶片大灑金錢,問題是它們的投資會持續多久。由於發貨需時,部分企業為爭取更多AI晶片,可能會預訂超出自己所需的貨量,進而掩蓋長遠的需求走軟。海納國際集團(SIG)的報告指出,就目前而言,需求似乎無限,不過部分企業正雙重訂購,一旦明年訂購恢復理性,AI晶片的需求仍將有待觀察。
目前中國訂單佔Nvidia數據中心業務收入20%至25%,但當中存在不確定因素。美國政府正收緊對中國獲得先進AI技術限制,要求Nvidia必須為對華出口的先進晶片申請出口許可。Nvidia表示,若被廣泛禁止對華出售AI晶片,美國晶片產業將失去在中國發展的機會。
需求的可持續性也令人擔憂。許多技術轉型都伴隨對新基礎設施的投資熱潮,然後市場需求仍然較弱。分析人士認為,為AI晶片大灑金錢的企業,需從中獲利才有理由繼續投資。例如微軟(美:MSFT)正測試在Office辦公軟件引入Copilot AI助手,並向用戶收費。
不過,鑑於大多企業的AI投資尚未轉化為銷售收入,一些Nvidia客戶開始對成本表示擔憂。Meta(美:META)計劃斥資增強其AI運算能力,但該公司上月表示,未清楚用戶採用AI功能的意願有多強烈。雲計算公司Snowflake(美:SNOW)亦稱,很多AI應用仍屬試驗性質,尚未帶來收益,必須有相應的商業模式,才能支付相應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