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加強ESG投資披露防漂綠

【明報專訊】ESG(環境、社會、企業管治)是近年新興的熱門投資概念,讓關注與認同這套理念的投資者有更多的投資選擇,藉此獲取投資回報。可是,去年不少可持續或ESG範疇的投資表現落後,為了環境和社會效益,是否就得犧牲投資回報?同時,綠色或可持續投資帶來的「漂綠」問題,也讓ESG產品受到質疑。面對ESG投資相關的種種疑慮,投資者該如何自處?

防「掛羊頭賣狗肉」 博投資者垂青

不少專注於降低ESG風險的可持續或ESG指數都偏重科技股,而於能源股的投資比重則較低,甚至不會投資於該行業。然而,在加息及高油價夾擊下,出現能源行業強,科技行業弱的情况,因此,去年不少可持續或ESG指數的表現都差過與其對應的傳統指數(又稱為母指數)。惟投資是看長線的,一兩年的數據並不足以判斷一項投資的表現。基金評級機構晨星指出,以截至2022年的過去5年的整體表現來比較,其127隻可持續指數有近八成(78%)表現優於母指數。

正因為市場對ESG概念趨之若鶩,有機構或企業就借這股熱潮作為宣傳手段,替產品冠上與ESG有關的名稱,借ESG、綠色和可持續之名,博取奉行相同理念投資者的垂青。但卻「掛羊頭賣狗肉」,以ESG (或綠色或可持續)之名,非行ESG之事,令投資者難免覺得被矇騙,因而削弱ESG產品的信心。針對漂綠問題,近年世界各地不少監管機構都加強ESG投資產品的披露要求,好讓投資者得到更多相關的資訊,作出明智的投資決定。

證監要求描述ESG重點及衡量準則

在ESG投資產品披露方面,證監會認可的ESG基金需要在銷售文件中描述其ESG重點、衡量準則,以及投資策略;他們亦需要定期評估怎樣達至其既定ESG重點的程度,並至少每年作出披露,讓投資者能評估基金的ESG表現是否達到期望。為免有漂綠之嫌,非ESG基金亦不應將自己命名或推銷為ESG基金。

作為一個精明的消費者,我們在購物時都會看清楚貨品說明,不會單憑貨物名字做決定。揀選ESG基金亦一樣,不能單從基金名字或市場推廣材料來做投資決定,而是需要仔細閱讀其銷售文件,了解清楚其ESG策略。證監會網站的ESG基金專頁載有獲認可ESG基金的銷售文件,容許投資者進一步了解有關基金如何納入ESG因素以達到其ESG重點,並衡量是否切合投資者的投資需要。

不過,在查閱ESG基金的披露時要留意,現時仍然沒有一套用以界定綠色或可持續投資的國際認可標準。何謂綠色或可持續?很多時夾雜主觀判斷,人言人殊。舉例,核能是否應被接受為綠色能源仍然有很多不同意見和爭議。除此之外,ESG投資策略有多種類型,而有些對投資者來說可能會比較陌生,亦不容易理解,例如創效投資或ESG整合。投資者應該認真考慮相關的ESG基金是否符合自己的投資要求和取向。

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 ESG精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