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張青松昨日出席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時指出,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復蘇速度、房地產及地方債問題有一些擔憂,但他本人並不太擔心,認為中國經濟仍具韌性及活力。他指出,對中國經濟的評估應基於長期框架,如短期指標並無偏離長期趨勢,人行將願意待市場力量發揮作用,並於必要時調整政策。長期而言,中國經濟穩定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談及內地房地產行業,張青松強調,內房市場近20年持續增長,全國人均住房建築面積至2020年已接近發達經濟體水平,行業不可能一直高速增長,達到一定階段後,供求關係會出現變化,出現調整屬正常現象。他續稱,中國城鎮化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每年有1000萬名農村居民進入城市居住,且以中小戶型偏多,其改善住房需求的潛力較大,對內房市場未來感到相當樂觀。
張青松認為,地方債屬於結構問題,大部分集中在東部省份,當地省份經濟規模大及增長較好,有更大能力償本還息,但仍有小部分地區面臨一定償債壓力。人行不久前已通過提高赤字率、增發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再融資債,以及實施增值稅加計抵減,促進經濟恢復。另外,他指中國政府債務水平於國際上處於中游偏下水平,今年首季中國政府債務槓桿比率為79.4%,較其他發達經濟體為低。
今次峰會廣邀外資大行來港參與活動,亦有外資表示,重新感興趣投資中國。富蘭克林鄧普頓總裁Jenny Johnson來港出席會議時接受彭博社訪問時表示,雖然內地存在房地產市場和其他問題,但資產交易價格很廉宜,現在是「重新關注中國」的時候。她引述該行的新興市場團隊的看法,指他們重新對中國產生興趣,因為中國「交易價格非常廉宜」。
此外,中證監副主席王建軍於會上指出,中國已實現對外資持股取消比例控制,目前外商獨資或控股的證券公司及基金公司達21家,合資的證券及基金公司達41家。他表示,要讓世界各國投資者願意來中國,「目前國內市場充滿了機遇,搭上中國這班車,什麼時候都不晚,神龍可以上天」。
他又稱,香港已成為「中概股主場」,內地資本市場會進一步開放,改善上市制度,支持更多內地企業更便捷、高效來港上市。中證監與港交所已就大宗交易納入互聯互通達成共識,協調技術、規則、監管等內容後會盡快推出市場。此外,雙方亦正在研究人民幣櫃台股票納入互聯互通事宜,完成討論後便會直接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