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中植資不抵債 內房危機擴至信託業 債務本息最多4600億 分析:投資者料收回逾一成

【明報專訊】中國最大影子銀行之一中植集團爆出資金危機,官方公布相關債務已多達逾4000億元(人民幣,下同),逾2000億元資不抵債。內地警方稱中植系內公司涉嫌犯罪,並對多人「採取刑事強制措施」,令人聯想起恒大(3333)事件,更有內媒傳出中植副總裁馬長水失聯。外界憂慮內房危機已擴散至信託業,恐掀連鎖效應,有擅於處理信託的內地事務律師估計,中植系債務能收回的恐不及25%;另有分析,信託業佔中國金融體系不多,料影響有限。

明報記者 鄭智文

綜合報道:《華爾街日報》、《北京商報》、彭博

中植集團於上月22日向投資者發公開信,表示集團相關產品陸續發生實質違約,承認「嚴重資不抵債」,向投資者致歉,透露集團總資產帳面金額只有約2000億元,因債務規模龐大,剔除保證金後,相關負債本息規模約4200億至4600億元,即至少2200億元資不抵債。

兩高(上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應越在網上發文分析,按照刑事執行程序,估計中植債務賣到1000億元已屬理想,假設中植債務為4400億元,執行比例約22.7%。他認為,以涉及大眾的案件計,比例不算低,但不排除中植系案件的實際執行清償比例較估計低。他又提到,其他規模只有中植一成的案件,過了4年還未完成刑事執行,相信中植的處理時間會更長。

中閱資本創辦人孫建波指出,不良資產通常會以70%的折扣出售,經彭博計算,投資者大概只能收回13%資金。CreditSights高級分析師Zerlina Zeng估計,中植債務總額或比想像中大得多,因該公司未計及資產負債表外的債務,「投資者能拿回的資金比例將非常、非常低。」

公安稱已立案調查 副總裁等多人被拘

公開信發出後,北京市公安局公布,已立案調查集團所屬財富公司,稱其涉嫌違法犯罪,立案偵查,並對多名犯罪嫌疑人,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呼籲投資者積極配合調查取證。《財新》報道,被拘者包括中植集團副總裁解子征,為中植創辦人已故解直錕侄子。

到上周三,中國中植集團旗下兩家上市公司各自發公告,指新疆天山畜牧生物工程公司董事長馬長水、美吉姆董事長馬紅英均告失聯,天山畜牧指未知馬長水失聯原因。《北京商報》指馬長水為中植集團副總裁,馬紅英則是中植首席財務官,之前直接向解直錕匯報。

至少17家A股未收回本息 總額逾10億

今次中植危機早於今年8月浮現,旗下影子銀行巨頭中融國際信託當時傳出未能按期兌付部分投資產品。據交易所公開文件,今年8月以來至少17家內地上市公司表示未有從中融國際信託收到利息或本金,欠款總計多達逾10億元。中植集團傳出危機時,持股在5%以上的A股上市公司共有約18家,包括准油股份(深:002207)、宇順電子(深:002289)等。

此外,在9月北京朝陽區中植集團總部樓下曾有數十人扯起橫幅抗議,要求中植還錢,其間遭身分不明的白衣人毆打。彭博指警方向部分投資者家訪,敦促避免公開抗議,並紀錄投資者的投資細節,如涉及金額等,又稱監管機構將處理事件。

中融國際信託危機最終引得「國家隊」出手。中融國際信託表示,已與中信集團旗下中信信託、建行旗下建信信託簽署委託管理服務協議,為期一年,但否認是政府救助,對方亦不負責兌付其信託產品,相關安排可提前結束或延期。

WSJ:內房惡化 恐殃及3萬億美元信託業

《華爾街日報》分析,信託公司一直是內地發展商的資金來源,近年融資環境嚴峻,意味民營發展商無法從大銀行獲得貸款,由信託公司填補部分缺口,代價是融資成本更高,現在中融國際信託未能按期兌付,使外界憂慮內地房地產情况惡化,正向金融業蔓延,恐殃及總值約3萬億美元的中國信託業。

據中國信託業協會數據,截至第一季末,中國信託基金在房地產的風險敞口約為1550億美元。野村分析,信託基金對金融市場的風險敞口較大,增加危機蔓延的風險。投資研究機構龍洲經訊分析師張曉曦認為,中國房地產下滑,或為更多信託公司添加壓力,但與中國金融體系相比,信託業規模算小,料溢出效應有限。

穆迪8月的報告持類似看法,料中融信託產品逾期對中國金融機構直接影響有限,因受評銀行、保險公司和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對信託業的直接敞口規模不大。惟穆迪強調,中融信託的逾期兌付可能削弱投資者對信託產品本已薄弱的投資意願,引起提前贖回和信託計劃的融資風險,並損害信託公司聲譽,情况一旦惡化,或使信託行業和房地產市場面臨信用壓力和流動性風險。截至去年底,中國內地共有68家信託公司,其中50家由國企控制,其餘18家為民企。

中植公開資料少 外間難掌握風險

今次中植事件與恒大事件有相似之處,令外界憂慮中植會否走上類似的路途。今年9月,恒大財富及恒大集團先後被內地執法部門「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接着上市公司中國恒大亦公布,接到有關部門通知,公司主席許家印因涉嫌違法犯罪,已被依法採取強制措施,當時公布的字眼和進展均與今次相似。

不過,恒大畢竟有多個實體上市,外界尚且能從交易所公開文件掌握部分情况,惟中植集團對外公開的資料甚少,即使現時希望衡量這間影子銀行的風險,外間亦無從入手。目前市場觀望國企出手後,中植集團狀况能否轉好,抑或有更多信託企業出事,甚至牽連其他相關行業。

[企業地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