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今年押錯注 高盛續籲明年「增持」A股 大摩轉審慎 料首季表現仍令人失望

【明報專訊】2023年到盡頭,回顧今年年初,疫情到了尾聲,全球寄望中國通關之後,能夠撐起各國經濟復蘇,兩大美資行高盛、大摩成「中國大好友」,紛紛上調其全年GDP增幅預測,最多更料通關後A股漲兩成。詎料事與願違,全年A股多個指數均見紅,多類資產普遍輸半成至一成,兩大行「跌眼鏡」,下半年即下調全年經濟預測,近期更有分析師「懺悔」,承認中國資產表現不如預期。展望未來一年A股,大摩轉趨審慎,高盛則維持A股「增持」評級,繼續唱好。

明報記者 鄭智文

綜合報道:《華爾街日報》、彭博

中國通關成2023年初全球市場的焦點,期待中國挑起大樑,撐起全球經濟復蘇。摩根士丹利在年初表示,預料中國經濟增長於解封後加速,加上支援房企措施及科網監管鬆綁,將全年中國GDP增長預測由5.4%上調至5.7%;高盛亦將中國GDP增長預測由4.5%調高至5.2%。

中國通關後復蘇乏力 拖累A股

大摩當時揚言,A股有望成全年環球股市表現最佳之一,對中國市場上調至「增持」評級,將MSCI中國指數目標,由70點調高至80點,滬深300指數目標由4350點調高至4500點。高盛則指出,撤銷防疫限制可能為成市場強大的上行催化劑,更憧憬開關後股市有14%至20%升幅。

中國內地自1月8日正式通關,首季增長勝預期,但次季起復蘇乏力。單計通關以來高位,滬深兩市最多漲幅不過8%,與高盛當初預測的有距離。總結全年,A股三大指數表現均未如人意,滬指累跌3.7%,深指挫13.5%,創板指最差,全年跌19.4%。MSCI中國指數跌穿60點,滬深300指數倒跌逾一成至3431點,表現與大摩當初估計的背道而馳。

今年其他股市表現大都遠勝A股,最矚目莫過於美股。受人工智能主題刺激,道指、標指分別累漲逾一成及兩成,納指全年飈逾四成。即使只與東亞股市相比,A股仍遠遠落後,受「股神」巴菲特青睞的日股跟台股全年飈近三成,印度、韓國股市均升約18%。

中國債券則表現參差,具投資級別的中國債券全年表現與美國債券相若,但垃圾級別的中國債券則跌約兩成,過去兩年更有多達數十家內地房企的美元債違約。不過,彭博指出,近期市場押注美聯儲很快就急轉至貨幣寬鬆政策,令資金流入人民幣債券,最近11月全球資金在中國大手增持約2510億元人民幣的債券,創有紀錄以來第二高,並扭轉2022年人民幣債券的資金流出。惟料中央政府未必有意「大開水喉」,令市場對中國長債審慎,反而在其他新興市場另覓投資機會,何况後者價格亦較廉宜。

WSJ:中資科網股價殘 或吸引低撈

《華爾街日報》戲言,2023年手持現金,比投資A股、內地公司債、人民幣更有利可圖,許多資產都令投資者損手5%至10%。該報分析,中國資產價格在中美衝突、台海危機下不斷下跌,部分分析師開始認為現時A股股價低殘,企業盈利改善,有政策支持再生能源等,料2024年A股走高。但連看得最牛的也不認為即使2024年股市漲升,足以彌補往年的重傷。惟該報補充,今年牛氣衝天的「美股七俠」,平均市盈率已逾30倍,現時不少中資科網股均價格低殘,或吸引不少投資者低撈。

最近美銀亦發表報告,指中國經濟仍在掙扎,令沽空A股成為基金經理第二受歡迎的投資選項,僅次於買入美股七俠。該行指現時近三分之一全球投資者認為中國房企最有可能引發系統性信貸事件。

對比中國及其他新興市場的表現後,高盛新興市場宏觀策略師Kamakshya Trivedi近期「懺悔」,反思從過去一年投資學懂兩點,第一是「新興市場」與「排除中國的新興市場」應該要分開,中國資產與很多新興市場資產表現不相關,股票到固定收益產品皆然;第二是即使美聯儲急速加息、美元強勢、中國增長放緩,新興市場仍展現韌力。他總結,中國資產估值低,但表現欠佳,更拖累2023年新興市場資產表現。

大摩早於8月已轉看淡

展望未來一年,許多華爾街經濟師都預料,中國經濟增長仍會跑贏全球,只是較外界當初估計的疲弱。大摩痛定思痛,早於8月將A股評級削至「與大市同步」,不再維持「增持」,並削中國經濟增長預測,2023年增長由前值5%削至4.7%,2024年由4.5%削至4.2%。該行解釋,原因是房企去槓桿時資本支出加快放緩,地方政府融資平台亦受影響,對投資產生連鎖反應。至本月初發出的報告,大摩仍看淡中國企業第四季的業績,預料股市在2024年首季仍會令人失望。

高盛料明年A股升兩成

高盛則繼續看好A股,11月發表中資股展望報告,維持A股「增持」評級,離岸中資股評級則降至「與大市同步」。高盛看中國2024年經濟增長4.8%,較今年預測5.3%放緩,並料2030年中國經濟增幅會放緩至約3%,在房企及地緣政治兩大陰霾下,內地高消費品將持續受壓,科網股2024年盈利增幅預測亦由2023年的35%大削至13%。高盛料未來一年MSCI中國指數達66點,滬深300指數達4200點,均較現價高約兩成。

高盛認為,雖然美資及主動型基金減持中資股,但新興市場及中東資金等有望補上。該行又料,下季離岸中資股因估值低而跑贏A股,但A股受地緣政治及資金流動的影響較小,故整體較看好A股。

平安資管:外資湧人幣資產 債券受惠

法興亞洲宏觀策略師Kiyong Seong對人民幣債券亦不看好,料不可能跑贏外國債券,因未來半年全球各地放水必然比中國多。瑞銀新興市場策略研究部主管Manik Narain認為,新興市場以現時墨西哥、巴西、韓國的機會較好,亦不認為人行將大幅減息。

中國平安資產管理(香港)固定收入組合經理王冬辰預料,當美元和美息高位已過、全球貨幣政策遠較過去兩個月溫和後,中國有新一輪減息,相信外國資金未來一年會繼續湧入人民幣資產,並以債券最為受惠。

[企業地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