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瑞銀:內地電動車滲透率望達八成 2030年佔比料翻一番 出口歐洲仍有可為

【明報專訊】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激烈,各車企爭相研發具創新技術和成本效益高的電動車。瑞銀中國汽車行業研究主管鞏旻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新能源車原材料成本回落速度較燃油車快,加上行業內互相競爭促使更具競爭力產品推出,料2030年國內新能源車滲透率可提升至八成以上。另歐洲地區仍是中國車企主要出口市場之一,且看好新興市場增長潛力,惟進入美日韓印度等市場前景未明朗。

明報記者 黃志偉

鞏旻稱,雖然去年新能源車製造商面對中國政府的補貼退場,但整體行業仍有一成增長,而且中國汽車出口量由2020年100萬輛增加至去年約500萬輛,反映需求加速。他續指出,新能源車行業的增長樽頸位並不是產能方面而是需求端,以投資者角度或會擔心行業產能過剩或令盈利受壓,但對消費者而言,車款供應增加卻有助滿足他們需求。隨新能源車原材料成本回落、研發速度均較傳統燃油車快,相信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由去年約四成,至2030年提升至八成以上。

受惠原料成本降及研發速度快

對於中國車企出口至海外市場,鞏旻表示,歐洲市場佔中國電動車出口份額約兩成,中國車企只需支付10%關稅則可在當地銷售汽車,惟現時遭到歐盟反補貼調查,而法國補貼傾斜於本土產業。中國電動車製造及運輸過程所產生的碳足印或未完全符合其標準,故目前法國新能源車補貼名單中沒有中國車。不過,他形容「歐洲市場是紅綠燈中的橙色,並非如綠燈可以一路直去,但又不是紅燈而去不到」,並非所有歐盟國家態度與法國一樣,加上歐洲市場大、電動車接受程度高,以及消費者購買力強,均較其他海外市場好,因此歐洲仍是中國車企主要出口市場之一。

看好內地車企拓新興市場潛力

他又指東南亞、中東、東歐及拉美國家較少本土車企,且新興市場的整體增長較成熟市場快,電動車滲透率亦持續增加,故中國車企在該地區有增長前景。不過,中國車企進入美國市場過程中面對地緣政治和本土保護措施的因素影響,料未來該市場前景不太樂觀;另韓國、日本和印度等地區亦因有當地傳統車企競爭,故不抱太多希望。

去年部分中國車企獲外國車企和投資者青睞,例如小鵬汽車(9868)獲德國福士汽車(Volkswagen)斥資入股、蔚來(9866)獲阿布扎比加碼投資。鞏旻認為,中國電動車市場有八成是中國品牌,外國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勝算愈來愈低,故改變策略,包括以投資方式間接參與中國電動車品牌,部分是吸收中國車企的技術,另部分是受惠中國汽車出口至海外市場的銷售以獲取利潤。至於日後外國車企會否繼續以相類似方式進入中國市場,他表示,德國車企仍在中國佔兩成市場份額,亦在高端汽車層具競爭力,而外國品牌正嘗試爭取增加電動車銷量,惟現時仍佔不到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