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投保儲蓄壽險 留意紅利非保證

【明報專訊】相比西方國家,本港薪俸稅稅率不高,但退休後的福利保障自然較少,所以許多香港人喜歡儲錢,冀未雨綢繆安享晚年,其一常用的儲錢和保障方法,是購買有儲蓄成分的保險產品。但要留意,具分紅成分的人壽保險,相比沒有儲蓄成分的定期人壽(Term Life),保費較高,而且紅利並不保證,若然提早退保,還可能有重大損失,因此投保前要先做點「功課」。

明報記者 袁國守

根據香港投資基金公會去年對強積金計劃的研究發現,受訪者表示預計需要平均760萬元才能退休,並發現現時於平均37歲已規劃退休,較以往調查的40多歲較早,反映港人對退休規劃的意識愈來愈普及。

因此,不少香港人努力儲錢,除了定期存款、強積金(MPF)、基金和股票之外,保險產品特別是有分紅成分的終身人壽及危疾保險,多年來廣受大眾歡迎。簡單來說,這類保險產品稱為「分紅保單」,即保險公司會向保單持有人派發非保證利益(紅利),讓保單持有人分享保險公司的利潤。

除了提供壽險保障,分紅保單也可以提供潛在回報,一般是經過一段長時間滾存後,保單累積的紅利有機會超過所繳保費,為保單帶來回報。當然,由於具分紅成分的壽險產品,既有保障,又提供回報,保費自然也較高。就相同保額而言,分紅保單的保費一般高於純保障產品,例如定期人壽保險或沒有儲蓄成分的危疾保險。

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投委會)提醒,購買分紅保單還要留意兩個要點:(1)紅利並不保證及(2)提早退保可能有重大損失。投委會指出,分紅保單提供的回報,一般分為保證利益及非保證利益兩部分。顧名思義,非保證利益(紅利)並非保證派發,保險公司會按投資策略和表現、賠償經驗、營運開支等因素,決定派發多少紅利;投保人最終收取的紅利,有機會高於或低於《利益說明文件》所預期的投資回報,在極端情况下,紅利甚至可以是零。

目前,在市場上銷售的分紅保單,有不同的保證及非保證利益比重。一般而言,非保證佔比愈高,潛在回報可能較高,但回報波幅亦較大,所以購買儲蓄壽險前,當閱讀《利益說明文件》,不要只着眼於總累積價值,還應留意當中多少是保證,多少是非保證。投委會指出,《利益說明文件》會按不同的預期回報情景,包括基本情景、樂觀情景及悲觀情景,列出退保價值及身故賠償額,幫助投保人了解預期回報的差異。此外,投保人可以透過分紅實現率了解保險公司過往派發非保證利益的表現,但要留意,此乃過往表現的參考數字,並不是保險公司將來派發紅利的指標。

提早退保或有重大損失

至於購買分紅保單要注意的另一要點「提早退保可能有重大損失」,是指一般的分紅保單都是長期保險產品,部分年期甚至是終身;如果在保單生效初期甚至中期退保,可能無法全數取回已繳交的保費,亦會失去相關保障。由此可見,提早退保不但達不到當初投保的目的,更可能帶來財務損失,所以購買分紅保單前,必須先了解自己的財務狀况,確定自己能夠負擔全期保費。

投委會還提醒,儲錢固然重要,但保險的基本目的是提供保障,以人壽保險為例,如果投保人希望為家人提供保障,但卻買了一份高儲蓄、低保額的人壽保險,萬一不幸早逝,身故賠償額可能達不到保障家人的目標,故投保前應考慮不同因素,例如購買保險的目的、保障需要、負擔能力、產品特點等,以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簡言之,如果希望同時達到人壽保障及儲蓄目標,可以考慮分紅保單;如果期望以較低保費購買較大保額的人壽保險,而不需要透過保險獲得潛在回報,則可考慮純保障產品。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退休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