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保監:去年內地客新做保費590億 疫後釋放累積需求 沒走資迹象

【明報專訊】去年初香港與中國內地恢復通關,內地訪客來港購買保險業務亦自新冠疫後解凍。保監局行政總監張雲正表示,初步統計顯示2023年內地訪客新做業務保費約590億元,相對2022年疫情期間的21億元大幅增加。他認為,相關增長是疫情3年來累積的需求釋放,而過去4年平均內地客新做保費每年約170億元,未及2017年後每年400多億元的常態水平,並非走資迹象。目前利率和匯率環境有利吸引內地客來港投保,張雲正指若現時情况不變,相信今年不難保持400億元至500億元。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

息率差距匯率成來港投保誘因

張雲正稱,內地處於減息周期,去年保單息率被下調,加上美元匯率相對人民幣升值,增加來港購買保單的誘因,他們來港投保有財富管理需要,並不代表是資本外流。去年第三季來自內地訪客的新做保費按季下跌32.9%,張雲正表示第四季續有下跌,除了累積需求消化,亦因為人民幣期內走穩。保監局主席姚建華指出,內地監管當局對走資相當擔心,不過他亦解釋兩地匯率和保單回報存在差別,內地人難免選擇來港投保,而且不少內地人本身亦已有資金在港。

本港保險業界過去期望可直接跨境在內地銷售保險產品,毋須先在內地設立商業實體,但金監總局月初回應政協委員相關提案時,指「跨境保險通」涉法規、金融監管、消費者保護等因素,現階段直接展開試點時機尚不成熟。張雲正認為內地並非反對跨境保險通,「保險通與理財通很似,若然反對保險通,連理財通也會反對」。

內地指保險通時機未到 非反對互通

內地保險公司曾發生財務管理不當、涉貪違規等問題,有保險公司破產被監管當局接管。張雲正稱目前內地保險業仍在整合調理,在處理好以往問題前難進行大型渠道開放。姚建華表示內地推行互通時亦要考慮如何幫助自己市場發展,若香港產品通過保險通直接在內地銷售,但內地居民對產品不理解產生投訴,當局反要承擔責任。

張雲正認為,目前應先處理大灣區保險售後服務中心,當內地認為市場情况能夠開放,自然可以進行。姚建華指出,去年8月與金監總局交流時了解,相關方案已提交至國務院,規條、運作細節正在醞釀中,惟未知實際時間。張雲正稱,現時是「最後亦是最重要一關」,內地在國家層面亦有其考慮,不過疫情期間內地保單持有人未能來港理賠、投訴等,亦有壓力需要落實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