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繼蜜雪冰城、古茗後,再有內地現製茶連鎖集團擬來港上市。近年以鮮果茶打響名堂、主攻三線以下城市的現製茶連鎖集團滬上阿姨,月中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一如蜜雪冰城及古茗,滬上阿姨亦是幾乎全以加盟店方式迅速擴展網絡,收入主要是向加盟店銷售食材、設備,經營模式幾乎如出一轍。不過,論門店規模遠不及蜜雪冰城,論盈利增長亦遜於古茗,要在資本市場突出重圍絕非易事。
滬上阿姨是次來港找來中金出任獨家保薦人。相對於內地排名前列的幾家現製茶飲公司,在2013年才成立首家門店的滬上阿姨可算是後起之秀。當年聯合創辦人單衛鈞及妻子周蓉蓉於上海人民廣場創立第一家滬上阿姨,主打產品為血糯米奶茶,第一日便賣出1000杯奶茶;第一個月營業額破30萬元(人民幣,下同),這家25平米的小店成功奠定日後發展的基礎。又因為血糯米奶茶較適合熱飲,在較寒冷的北方更受歡迎,也左右了日後滬上阿姨門店較集中於北方的特色。
根據灼識諮詢報告,以截至去年9月底止9個月,以全系門店數目及GMV增長率計算,滬上阿姨是內地前五大現製茶飲店中品牌增長最快,門店數目較2022年底增37.5%;GMV按年增57.7%。事實上若以近年收入及毛利增長速率,滬上阿姨相較本欄早前提及的兩家同業蜜雪冰城及古茗的確有其過人之處。
滬上阿姨是以加盟店形式快速拓展網絡,自營店佔比僅0.7%、即52家(去年9月底數據)。雖發迹於上海,惟單氏夫婦早明白一線城市營運環境成本較高,故開店策略放眼於下沉市場,截至去年9月底,滬上阿姨7297家門店,49%是開設於三線及以下城市。現製茶公司主打下沉市場猶如「行規」,同期蜜雪冰城及古茗分別有56%及49%。
要在下沉市場競爭,產品價格定位亦一同「下沉」。相較蜜雪冰城把產品售價壓至6元左右這個「下沉天花板」,滬上阿姨的產品價位大體與古茗相若,介乎7元至22元,可視兩家公司為直接競爭對手。不過,滬上阿姨亦有嘗試以多品牌策略以攻取不同市場。
目前滬上阿姨同時營運三個品牌:「滬上阿姨」、「滬咖」及「輕享版」。主品牌滬上阿姨提供一系列產品包括鮮果茶、多料奶、輕乳茶、酸奶昔及袋裝小食,主要產品的價格範圍介乎每款7元至22元。滬咖於2022年推出,採取「店中店」經營方式,一般設於滬上阿姨店內,正如其名,是提供各種咖啡,並計劃推出「東方拿鐵」,包括咖啡拿鐵、茶拿鐵、茶咖啡以拓寬市場,且其產品價格介乎13元至23元,以價錢定位來說,可算是滬上阿姨的高端品牌;至於「輕享版」去年才推出市場,簡單來說是針對三線及以下城市消費者提供更具性價比的飲品選擇,產品主要為多料奶茶、輕乳茶、水果茶及雪糕,主要價格範圍介乎2元至12元,可視這品牌與蜜雪冰城開展面對面競爭。以去年首三季計,滬上阿姨、滬咖、輕享版三品牌的每張訂單GMV分別是27元、31元及15元。
滬上阿姨的主要收入來源亦是向加盟店銷售各種食材、設備。故一如同業,滬上阿姨也有自己的物流倉庫網絡,不過滬上阿姨亦有採用第三方倉存設施,截至去年9月底,其供應鏈網絡中的兩個新鮮農產品倉庫及所有前置冷鏈倉庫由獨立第三方營運。滬上阿姨指供應鏈網絡可確保及時配送新鮮食材,其標榜冷鏈倉庫能夠覆蓋全國所有門店,可每周將食材送達門店兩到三次。或由於其供應鏈網絡不全百分百自營,故滬上阿姨相較古茗更加「輕裝上陣」,至去年9月底非流動資產佔總資產比率才16%,古茗及蜜雪冰城分別達23%及66%。
不過與其說輕裝上陣,更直接比較是滬上阿姨目前營運規模仍較上述兩間同業為小。以去年首三季收入比較,蜜雪冰城是滬上阿姨的6倍;古茗是其兩倍;再者,看每門店的收入能力,滬上阿姨亦較為失色。滬上阿姨9月底擁7297家門店,首9個月公司總收入25.35億元,即平均每店貢獻收人34.7萬元;同期古茗8578家門店9個月收入55.71億元、即平均每店貢獻收入64.9萬元;至於蜜雪冰城同期36,513家店收入153.93億元,即平均每店貢獻收入亦有42.1萬元。
再以當期關店數目和年初門店數目比較得出的「閉店率」看滬上阿姨,2021年、2022年高達10.6%,及至去年首三季雖降至5.7%,但仍高於同期蜜雪冰城及古茗的4%及3%;甚至在自營店的閉店率,滬上阿姨去年9月底更達22.2%(閉店14間/年初63間),或反映其門店經營殊不容易。
一如滬上阿姨於招股文件提及,行業競爭異常激烈,且消費者口味、飲食潮流變幻莫測,各現製茶公司必須要發展產品差異化才能突圍而出。滬上阿姨指出其研發團隊不斷創新,於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各年均推出超過100款新產品的同時,不斷升級現有產品。但若從研發開支佔收入比看,滬上阿姨去年首三季僅0.8%;較直接競爭對手古茗的2.3%為低。
剛於上周五晚,第四家內地現製茶飲連鎖集團茶百道亦再度遞表申請來港上市,以門店數目計內地四大現製茶公司齊集香港,本港新股市場或同期迎來「四杯茶」,下周再坐下來喝杯茶,談談茶百道。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