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去年9月27日在《明報》「編輯室手記」見報、題為「樓市跌勢加快 救市料陸續有來」的文章提到,筆者與中小型地產公司老闆、房地產學系教授、代理行研究部主管、外資基金經濟師及退休銀行大班飯敘,當中,部分專家早前曾就房策向政府提供意見,他們大多數均擔心樓價跌勢加快,當時已從2021年8月高位回落近兩成,故建議政府出招穩定樓價。本周三《財政預算案》宣布撤銷所有住宅物業需求管理措施、全面「撤辣」,令筆者感到政府總算從善如流、順應民意,而作為新地(0016)小股東,亦擬候低增持該地產龍頭股。
雖然新地受惠「撤辣」,但正如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特約教授曾淵滄昨日接受「名人樓市論壇」專訪所說:「目前本港樓市唯一不利因素是高息。」筆者也認同,高息既不利樓價,也不利地產股,因此亦不急於在現時便增持新地。
過去一年多以來本港處於高息環境,原因是奉行聯繫匯率,港息需要跟隨美息升跌,而美國通脹高企,聯儲局在2022年3月以來大幅加息,聯邦基金利率上端現時高達5.5厘,引領港息亦升至相若水平。
向前望的話,即使美國聯儲局預期今年將減息3次共0.75厘,但筆者認為,由於當地通脹壓力仍揮之不去,最終減息速度及力度或遜於預期,甚至不能夠完全排除再加息的可能,因此在美息更長時間維持在更高水平(Higher for Longer)的情况下,本港高息環境料仍會持續,這會繼續困擾樓市,對地產股亦屬負面。
筆者前上司陸振球是本港樓市專家,他曾對筆者表示,2010年以來額外印花稅、買家印花稅和新住宅印花稅等「辣稅」先後出現,其實是增加了置業成本,擾亂了自由市場,結果亦推高了樓價;在筆者看來,上述分析實屬一針見血,政府在2010年起應該大幅增加住宅及相關土地供應而非推出「辣招」,因此樂見政府本周順應民意「撤辣」。
作為對經濟學略懂一二的「小記者」,筆者認為,美國政府於2018年7月以來向中國大幅加徵關稅,部分關稅難免會轉嫁至當地消費者,結果令通脹飈升,至今情况亦未有顯著改善。向前望的話,筆者期待一如本港政府本周「撤辣」般,美國政府將來也會撤銷對華加徵的關稅,這樣既可令當地通脹及息口回落,屆時港股亦可望出現一番新景象。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筆者在上月2日於本欄發表題為「中國重汽『盈喜』迎甲辰龍年」的文章至今,中國重汽(3808)股價最高報22.8元,昨日收報20.7元,較見報前1日(上月1日)的收市價17.72元分別高28.6%及16.8%。由此可見,只要審慎選股,港股仍然是有投資賺錢的機會,尤其今年是甲辰龍年,根據中國傳統說法,龍呈祥瑞,「龍」也象徵幸運、成功及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