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多間韓國金融機構因被指不當銷售恒生國企指數掛鈎產品,在國指長期插水下,當地參與投資者因此面臨巨額損失,當中涉及不少長者。今次事件似為2008年金融海嘯時的雷曼迷你債券事件翻版,同樣涉未有充分披露、解釋產品風險,產品風險與投資者風險承擔能力錯配。雷曼迷你債券事件發生後,當年分銷銀行雖然要為散戶損失埋單,卻因隨着投資市場回復穩定,涉及的抵押品最後可取回原來投資的八至九成價值,令涉事分銷銀行回撥大部分損失,反之今次國指積弱難返,分銷銀行或要承擔數以百億港元計損失。
當年在港銷售的雷曼迷債並非由雷曼發行,而是與雷曼等金融機構的信貸評級掛鈎,當年雷曼在次按風暴中沒頂倒閉,迷債亦觸發違約。連帶售予港、星等地的迷債背後的抵押品價值嚴重暴瀉。買入迷債的投資者控訴銷售銀行未有清楚解釋信貸掛鈎的相關風險,甚至以與定存類似的保守產品作招徠。最終在證監會及金管局介入下,由各分銷銀行或證券行埋單。所幸後來美國CDO及房產價值回歸,因此埋單的銀行最終回撥大部分損失。
但今次韓國銀行及證券商因銷售與國指掛鈎的股票掛鉤證券(ELS),在國指持續尋底下,令今年不少瀕臨到期的ELS投資者面對損失甚至接貨,因此引起當地監管機構介入調查。參考韓國多間銀行在2019年亦曾因促銷高風險衍生掛鈎產品,需向投資者賠償八成損失為案例,料今次銷售銀行或面臨相若判罰。據彭博報道引述韓國金融監督院指出,按現水平當地投資者參與ELS投資已損失44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