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人民銀行主管媒體《金融時報》昨日發表文章指出,市場普遍認為融資成本下一步仍有下降空間,認為目前市場預計年內美國有較大機會減息,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轉向客觀上有利拓寬內地貨幣政策空間,規範、降低貸款、發債等中介環節收費,也有助降低實體融資成本。
目前內地融資成本均在歷史低位,2月新發企業貸款加權利率平均為3.76厘,按月降0.01厘,新發個人按揭利率為3.86厘,按月降0.08厘,均為歷史低位。文章指出,實際利率應與經濟增速大體相當,去年內地實際利率為4.7厘,低於5.2%經濟增速,而企業貸款利率為3.88厘,亦低於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回報率4.9%,意味企業通過貸款擴大資產,獲得收益超過其利息成本,認為企業融資條件適宜。
實際利率為名義利率減去通脹率,內地過去5個月,有4個月出現通縮,市場關注通縮令實體利率上升的問題。文章指理解實際利率水平,需要關注未來物價走勢,隨着宏觀政策加快實施見效,商品和服務需求持續恢復,物價水平將進一步回升,未來實際利率有望回落。
上周五人行公布2月金融數據,文章認為人行積極發揮貨幣政策總量和結構功能,引導信貸均衡投放、量穩質優,持續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為經濟回升提供穩定、持續信貸支持,有力提振市場主體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