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綠色及可持續已成為全球投資市場的主流,相關指數和評級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追蹤各種綠色及可持續投資的表現。投資者從ESG指數和評級中,也許可以對ESG投資有更深刻了解。
先從ESG說起:E是指環境,氣候變化、碳排放和污水處理等都屬於這個範疇;S是指社會,包括多元化、男女平等、僱員培訓和童工問題等;G是管治,包括企業管治和風險管理等。ESG與公司的財務表現息息相關,舉例,現時不少政府在碳排放和廢物處理方面實施罰款和添加成本,直接影響公司的盈利和長遠發展。隨着更多投資者科學化地把ESG因素融入投資組合內,有關的數據和評級亦愈來愈受到關注,對公司價值的影響亦愈來愈大。
現時,全球很多交易所強制上市公司作出ESG披露。香港上市公司每年都需要刊發ESG報告,並須按照「不遵守就解釋」條文,就沒有匯報的ESG事項,提供經審慎考慮的解釋。不過,由於目前不同公司的ESG披露未算一致,披露範圍亦不算廣闊,因此不少投資者會參考第三方,例如由財務數據供應商、信貸評級公司和指數公司設計的ESG評級或相關資訊,如碳排放的資訊。投資者在使用ESG評級時,通常可按同行及同地區公司作比較,又或因應投資目標,例如低碳或碳中和,而去調整投資組合。
投資回報與環境和社會效益的關係是怎樣的?ESG評級或評分好的公司,財務表現會否較好?
這個問題很難一概而論。畢竟, ESG數據的出現或被採用的歷史時間尚短,即使在過去1年、5年,甚至10年,某些ESG指數的表現較其相應的非ESG指數好,但也不足以評定ESG投資組合的表現優於非ESG投資組合。
綠色及可持續投資現時已經是投資主流,未來是否仍然會持續?有哪些催化劑?
愈來愈多資產管理人,例如退休基金已陸續開始把核心的資產配置,由一般的非ESG投資組合轉換至ESG投資組合。換言之,如公司在ESG或氣候變化方面表現遜色,未來就很有機會被一些大型退休基金或政府基金減持,甚至剔除,繼而影響公司的股價表現。
ESG相關的投資主題近年急速冒起,而投資世界日新月異,新產品和主題也層出不窮,要緊貼市場走勢,最重要莫過於提升自己的投資及理財知識。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投委會)推出全港首個數碼理財教育體驗館,為市民提供數碼化及嶄新的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學習體驗,為不同群組設計沉浸式體驗和互動遊戲,探索金錢管理、金融防騙、投資基礎等主題。體驗館位於荃灣南豐紗廠,市民可於投委會網站(www.ifec.org.hk)預約免費入場。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