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滬深股通下月停實時披露買賣金額 分析:減即時資訊參考 影響透明度

標籤:

【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及滬深交易所公布,為進一步優化「滬深港通」機制,確保市場整體資訊披露的一致性,調整「滬深港通」交易信息披露機制,將不再披露「滬股通」、「深股通」實時買入、賣出的交易金額和總額,預計約一個月後實施。滬、深股通與港股通額度餘額大於或等於30%時,只會顯示「額度充足」,不再顯示額度餘額。分析指出,減少即時資訊參考,會影響透明度,但如能避免市場利用信息進行操作,影響交易,未必是壞事。

明報記者 梁慧雯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理事連敬涵表示,新措施各有利弊,一方面,向市場披露的即時資訊減少,是倒退,不夠公開及透明。但另一方面,亦要留意現行制度是否有漏動,如市場有否藉即時資訊,對股市或個股進行操作,認為在市况好時,問題未必太大,但市淡時,會較易利用這些資訊,增加市場壓力,尤其是引導散戶作出某些投資行為。舉例說,市跌時北水仍不斷買入,會予市場感覺是看好後市,但北水動作其實可以很迅速,若散戶「跟車太貼」,容易造成損失。

他認為,不再披露滬深股通實時買入、賣出數據,有可能會影響成交,因為部分大戶會利用有關資訊來做買賣,屆時投機意欲會減少。

熊麗萍:避免藉信息影響交易 未必是壞事

獨立股評人熊麗萍表示,整體來說,影響不大,不應過分解讀。首先,當滬、深股通與港股通額度餘額小於30%時,會即時公布額度餘額,向市場預告,認為是足夠及可以接受。再者,如能避免市場利用額度信息進行操作,影響市場交易,未必是壞事。

華鑫證券:引導投資者長線投資

彭博社引述華鑫證券分析師嚴凱文指出,「暫停北向公布後,投資者會少了一個觀測指標,市場需要適應新的規則,這也是引導投資者做長線投資的一個途徑。」

互聯互通北向交易為目前外資買賣A股主要渠道,一直是投資者衡量外資情緒的「風向球」。去年以來,北向資金多次大額撤離A股而導致市場承壓。去年全年北向資金淨買入A股金額,為2016年底深港通開通以來的紀錄最低。值得注意是,雖然港交所將不再披露滬深股通即時買入、賣出成交額及交易總額;但港股通交易期間,仍會公布買入、賣出成交額及成交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