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首季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降至73.6%,是自2020年第一季度以來的最低水平,低於去年第四季水平,日前美歐領導人更稱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和太陽能電池板存在「產能過剩」問題。國家發改委研究室主任金賢東反駁,指從中國這幾年歷史數據看,產能利用率的季度波動比較大,一季度產能利用率相對低一些,四季度相對高一些,這與春節假期等因素相關,初步分析,今後幾個季度產能利用率有望逐步回升。
金賢東昨出席國新辦新聞發布會回應彭博記者提問時指出,有些方面把產能問題與國際貿易掛鈎,認為出口商品多了就是產能過剩,這站不住腳,「中國每年大量進口芯片、飛機、大豆、原油等商品,這些商品的出口國難道都產能過剩嗎?」他又稱,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供給和需求都具全球性。不同國家在各自強項產業的產能大一些,在其他產業的產能小一些,這是由各國的比較優勢決定,只有加強合作,才能共同發展。
金賢東指根據國際能源署測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需求量將是2023年全球銷量的3倍多。中國新能源產業持續發展、持續提供優質產能,不止滿足自身高質量發展需要,也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綠色低碳轉型作出重要貢獻。
出席同一場合的發改委副主任劉蘇社表示,發改委將繼續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落實好近期出台的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行動方案等政策,加快推動超長期特別國債等舉措落地等重點工作,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亦會加強預期引導、增強市場信心,全力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