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設計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幾個長假期引發了北上消費熱,也令香港的零售和飲食業苦不堪言。出現這個現象的原因,是產品服務的價格、質素,抑或其背後因素如租金、食材和人工等已有超多的討論。不過,我發現在營銷策略上,也有值得企業參考的地方。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不在微信獨帶大下的營銷改變

我對早年微信App的設計實在不敢恭維,但無可否認,在極速「參考」、改進和推出在地化功能後,不得不佩服這個功能全面的「官方」App。現在的情況不再是一App獨大,美團、高德地圖、攜程、小紅書和Alipay等應用程式各有所長。特別之處在於本來個別軟件推出時都有其獨特之處,但隨着產品後續研發,各個App之間的功能重疊情况又愈來愈多。無他,這些App都並非慈善事業,都需要跟商業利益掛鈎做生意。

「好看」不礙事的廣告

但我想說商業行為也可以做得「好看」,例如高德地圖開宗明義是地圖找方向的軟件,加入搜尋附近商家餐廳酒店住宿等就成為生財工具。跟其他App一樣,一打開,行銷內容和推薦不絕,但總體來說不難看,對用戶有用!我覺得這就是從用戶體驗出發的結果。我不敢說 所有功能都設計得很好很用戶友善,但至少商業內容這一部分「不難看」。

科技不一定改善用戶體驗

反觀香港一些常用的App,用戶體驗不忍卒睹。例如某交通App,滿是妨礙用戶使用的廣告,你要找路線信息嗎?就要看廣告又再看廣告。本來營運交通就是個App主要商業模式,理應是方便消費者的工具,結果為了廣告收入苦了用戶。也有其他用科技幫倒忙害慘消費者的App,他們運用了AI帶用戶在線上「遊花園」,原本有的真人熱線和線上客服不見蹤影。

個性化營銷不限於奢侈品

香港的名牌奢侈品,銷售員都會有銷售後的個性化跟進,說穿了就是有新產品先通知舊客戶,這種CP值高的營銷方法,現在已不只用於奢侈品。我發現一些小店,甚至乎是連鎖店於小區的分店,除了吸引消費者關注官方帳號,也會給予小優惠讓消費者關注分店的個別帳號,個別分店的營銷和客戶服務就可以輕而易舉地進行。

Klook AI營銷改善用戶體驗

在香港,我最近就看到Klook在每個產品個性化的客戶服務上應用AI。Klook的服務員不可 能無時無刻回答不同旅遊產品的查詢,要個別服務供應商隨時回應也不太現實。我試過查詢 個別產品,發現他們的AI人工智能回覆了相關產品的資訊相當詳細。這個設計就是真真正正 的科技助營銷,以消費者做主位的設計。使用AI和聊天機械人提供24小時的客戶支援,明顯 正在急速發展中。 消費者的營銷之道,在於真正考量消費者在決定購買前中後的整個流程和心態需要和痛 點。你的產品在銷售的前中後細節,都是為消費者度身訂做嗎?

 

Dr. Bernie Wong

Social Stand創辦人,數碼營銷顧問,大學及培訓講師,電台節目主持

鍾情數碼廣告及內容行銷,自稱社交恐懼又活躍於社交媒體,不愛說話但主持電台節目廿載,廣告營銷課程講師卻鍾情學習新科技新技術,品牌講故佬一枚,日常為品牌做社交媒體內容行銷,在數碼媒體為品牌說故事!

https://social-stand.com

bernie@social-sta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