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除前周五收市後中證監公布支持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港上市等5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外,多間外資機構亦轉為看好內房市場快見底或將復蘇,恒指上周勁升1427點,累積升幅高達8.8%,屬逾12年以來最佳表現,外圍美股方面,受惠Google母企Alphabet(美:GOOG)等龍頭科技股首季業績理想,三大指數道指、標指及納指上周分別升0.67%、2.67%及4.23%,表現不俗。今期封面故事由瑞士百達資產管理亞洲(日本除外)基金分銷主管曾劭科、標普全球評級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高路易(Louis Kuijs)及標普全球評級企業評級董事廖美珊分析最新形勢。曾劭科分析,美國息口料已見頂,聯儲局減息只是時間問題,歐洲央行更可能較聯儲局早減息,全球相對寬鬆貨幣政策此大環境利好股市,該行除看好美股外,亦對獲內地資金持續流入的港股相對樂觀。高路易認為,除了貨幣政策,亦要留意中國將出台哪些財政政策刺激經濟;廖美珊則相信,今年仍會是財務困難內房企業債務重組的一年,「保交樓」亦屬重中之重。
在內地「五一黃金周」長假期本周開始前,港股上周表現出乎市場意料地強勁,內地資金湧港相信屬關鍵,上周五港股通北水南下淨流入11.74億元,連續20個交易日淨流入,累積金額達數百億元;根據瑞銀旗下瑞信香港認股證/牛熊證網站數據,上月21日至上周二(本月23日)的20個交易日期間,港股通淨資金流入最高的五大股份分別是騰訊控股(0700)、中國銀行(3988)、中國移動(0941)、小米集團(1810)及中國石油(0857),分別達109.72億、94.27億、61億、35.09億及34.93億元,也就是說,該五大股份期內淨資金流入逾330億元(見表)。
從上述數據可見,近日內地資金湧入港股勢不可當,瑞士百達曾劭科在該行主辦、名為「在不確定的世界尋找確定的投資方向」記者會上亦指出,即使市場早前對中國股市看得很悲觀,但該行當時已看得比較樂觀,除了在中國市場繼續擴展業務外,亦推出不少新產品。他形容,在現時此不確定的世界中,從資金流向來說,可以確定的是內地資金基本上會持續流入香港,參與的不止是股票市場,亦包括其他資產。
中國證監會前周五收市後公布5項關於進一步優化滬深港通、推動香港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措施,具體措施包括:一、放寬滬深港通下股票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合資格產品範圍;二、將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納入滬深港通;三、支持人民幣股票交易櫃台納入港股通;四、優化基金互認安排;五、支持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香港上市。
曾劭科指出,內地資金透過本港投資全球資本市場屬大勢所趨,故其實早在上述5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前,已有多項相關計劃,例如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安排(Mutual Recognition of Funds、MRF)、跨境理財通(Wealth Management Connect、WMC)、俗稱為「投資移民」的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New Capital Investment Entrant Scheme、New CIES)、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制度(Qualified Domestic Limited Partner、QDLP)及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QDII)等等。
上述內地資金來港投資計劃中,曾劭科認為,近月最熱門的便是跨境理財通,原因是在香港註冊成立和經香港證監會認可的基金是當中「南向通」的合資格理財產品之一,內地居民可以藉着這些基金投資全球資本市場;根據人民銀行今年初宣布實施的「跨境理財通2.0」,「南向通」的內地投資者門檻,新增「近3年個人年均收入不低於40萬元人民幣」的可選條件,支持更多大灣區居民參與試點,個人投資者投資額度由100萬元提高至300萬元人民幣,業務試點範圍擴大由銀行至證券公司亦可參與。
從全球資產配置的角度出發,曾劭科認為,目前亦是減持現金、增持股票及債券的好時機。他指出,即使近月美國經濟仍然保持增長,而通脹亦繼續高於疫情前平均水平,因此難以準確判斷聯儲局何時減息,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美國由2022年3月開始的加息周期已見頂,下一步便是減息,而瑞士央行上月已出乎意料減息0.25厘,指標利率降至1.5厘,是9年來首次減息,估計歐洲央行稍後亦有機會早於美國聯儲局減息,全球貨幣政策相對寬鬆此大環境利好股市及債市。
回顧美國上次加息及減息周期,聯儲局在2015年12月開始加息0.25厘,跟着幾年亦多次加息,聯邦基金利率上端在2018年12月升至高位2.5厘,跟着在2019年7月開始減息0.25厘,至2020年3月新冠疫情大爆發後把該利率減至0.25厘,重返2015年12月加息周期開始前的低位(見圖1)。
曾劭科分析,在2019年美國加息周期尾聲至2020年3月減息至低位期間,全球貨幣市場基金淨流入高達1.75萬億美元,而期內不論全球債券、信貸或股市資金淨流入均不理想,但低息環境持續一段時間後便會改變投資者的取態,全球債券及股票市場分別於2020年第二季及第三季開始錄得資金淨流入,由此亦帶動有關價格向好,直至2022年首季美國加息周期開始前始趨勢才逆轉,資金再次大舉湧入全球貨幣市場基金,股市及債市資金淨流入則相對呆滯。他認為,由於今年以來全球貨幣市場基金有資金淨流入回落的現象,全球股市及債市則有較明顯的資金淨流入,情况可能像2020年第二季全球股債市場展開大升浪前,值得密切留意(見圖2)。
將上述資金在全球不同資產流向套用於本港,今年以來,由隔夜至12個月的本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均反覆回落,影響所及,相關年期港元定期存款利率亦已下跌,曾劭科認為,此趨勢若持續,料可吸引更多港人考慮港元定存以外的資產配置:「去年敘做港元定期存款的話,每次續期(roll over)利率往往愈來愈高,這樣的話,港人基本上沒有什麼意欲投資,但今年以來情况已不一樣,港元定期存款利率已見頂,如果你現時敘做3個月港元定期存款的話,再續期時利率料回落,令很多人將現金轉投其他資產市場。」
綜合上述分析,《Money Monday》認為,讀者可以密切留意本周「五一黃金周」內地假期期間,北水南下的「港股通」暫停期間,港股能否延續上周升浪,以及期內中資銀行香港分行內地人來港開戶的數據,跟着再制訂港股追揸沽策略。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