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保誠(2378)在亞洲及非洲24個市場提供人壽、健康保險及資產管理服務,於亞洲及非洲壽險市場佔據領先位置(於10個亞洲市場位居首三,並於6個非洲市場位居首五),客戶達1800萬。除多市場增長引擎(大中華區、東盟、印度及非洲)外,集團亦有具規模的多渠道分銷,包括平均每月活躍代理達6.8萬名;集團更在亞洲銀行保險獨立保險公司中排名第一。
我們先簡單介紹集團的主要財務目標,以及去年大致的營運情况。集團共有兩項主要財務目標,首先是2022至2027年新業務利潤複合年增長率達15%至20%,去年成功超額達成目標,增長率為45%。第二項目標為同期保險及資產管理業務賺取的經營自由盈餘複合年增長率達雙位數,去年此指標表現平穩。根據管理層所表示,去年積極投資於策略支柱及新業務,為未來增長做準備,影響了相關數據。總體而言,去年營運情况甚為理想,例如新業務利潤及經調整溢利分別為31億及29億美元,各自按年增長45%及8%(按固定匯率)。
至於首季營運情况,新業務總計利潤率(不計及經濟影響)為50%(去年同期為48%),新業務利潤增長為11%(不計及經濟影響)至8.1億美元,各地區市場呈多元化增長。作為補充,之前我們團隊與保誠管理層見面時,曾花了較長時間討論財務指標及會計準則,了解到計算新業務利潤率有不同方法,有別於其他部分同業採用傳統法,保誠按歐洲內含價值原則計算,因而不同保險公司或難以直接比較。
另一方面,同期年度保費等值銷售額增長7%至16.25億美元。仔細分析,香港和中信保誠人壽去年同期業績表現強勁(受惠於香港及內地通關),令基數提高,加上越南亦受不利因素影響,拖累了部分數據,但總體業務仍呈現持續增長勢頭。自2023年第三季度以來,集團的年度保費等值銷售總額於各個季度均按季增加,反映亞洲的保費需求保持韌性,亦足證其多市場及多渠道分銷模式的優勢。
針對個別市場,以佔收入最大比重的香港為例,上段提到今年首季業績受去年同期的高基數影響,但其實年度保費等值銷售總額仍按年增長1%。而市場較關心的內地旅客分部,單均保費與去年下半年大致持平。新業務利潤率按年由64%增至69%,部分有賴於健康及保障產品年度保費等值銷售額增長16%。有一點值得留意,當新業務利潤增勢強於年度保費等值銷售額,反映新業務利潤率的增長。
除保險業務外,截至今年3月底,瀚亞管理或諮詢基金增至2390億美元,去年底為2370億美元。除集團保險業務在持續增長所帶來的強勁淨流入外,來自第三方淨流入亦有1億美元(不包括貨幣市場基金及代M&G管理的基金)。集團業績理想而股價仍處偏低水平,加上管理層預計在今年半年度業績發布之前,就資本管理計劃作出更新,都反映其吸引力,適合看好保險股的戰友作中長線部署。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其及其有聯繫者並無擁有上述股份發行人之財務權益)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