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因彈藥不足而在俄烏戰爭中失利的烏克蘭,原來正在努力重建軍工產業,減少倚賴外國軍援。近期,烏克蘭在炮彈和無人機等產量已大幅提升,並吸引德國、法國、英國和捷克多家軍工巨頭到當地投資設廠。憑藉這些新增產能和實戰經驗,烏克蘭除了做好長期作戰準備之外,未來亦有可能重新成為一個重要的軍工生產國,而且更會實質融入歐美和北約體系之內。
在俄羅斯2022年2月底突然入侵最初幾日,烏克蘭軍工企業遭嚴重破壞,上百名工人在轟炸中喪生。此後,烏克蘭幾乎從零開始,着手重建軍工產業。現時,烏克蘭是頭盔、避彈衣和各種軍服最大生產國之一。從近期種種迹象看來,烏克蘭重建軍工產業,固然是決心做好長期作戰準備,以減少倚賴外國軍援,避免在戰場上受制於武器和彈藥不足。另一方面,烏克蘭亦希望有能力為歐美國家製造武器彈藥。據報道,烏克蘭在2023年將砲彈產量增加2.5倍,迫擊炮彈產量增加42倍。包括開始小批量生產155毫米炮彈,並為前蘇聯時代82毫米和120毫米迫擊炮、122毫米炮彈、125毫米坦克彈藥建立新生產線。儘管未能夠生產坦克車,但烏克蘭去年裝甲運兵車產量據報也增長數倍,還恢復生產其國產火箭炮系統Vilkha。
今年3月初,烏克蘭戰略工業部副部長漢娜‧赫沃茲迪亞稱,烏克蘭計劃今年生產200萬架無人機,現時已有200家烏克蘭公司參與生產,每月產量逾15萬架。烏克蘭軍工業今年其中一個重要目標是降低武器生產成本,例如將大量使用的第一視角(FPV)無人機生產成本降到1000美元。烏克蘭也致力於升級「海王星」巡航導彈,將目前300公里射程進一步延長。烏克蘭志願軍正在開發一種廉價巡航導彈Trembita,射程140公里。此外,烏克蘭正在開發電子戰系統,來應付俄羅斯無人機攻擊。
過去兩年多,烏克蘭已成為全球最大即時戰爭實驗室──擁有同時運用和檢驗俄式和歐美武器的大量經驗。西班牙《世界報》網站引述了烏克蘭軍工業一名消息人士說:「美國正根據在這裏收穫的所有經驗和教訓重新設計整個防禦戰略。如果其他歐洲公司想和我們合作,將能夠在這裏以低廉價格、安全的手段進行合作……西方國家對於如此大規模的戰爭、如此大幅度的損失及如此高程度的彈藥消耗毫無準備。她們所有軍火庫都被清空,因為戰場上消耗的炮彈比所有盟國生產炮彈總和還要多。我們計算過,西方急需700萬發炮彈。」
該消息人士又稱:「我們已為自己的火炮生產前蘇聯標準口徑炮彈,不久也將能夠製造和出口北約標準口徑炮彈……我們有歐洲缺乏的東西,歐洲也有我們缺乏的東西……我們這裏有經驗和資源,能夠用比任何其他歐洲工廠都短的時間內生產出它們想要的東西。」
據報道,烏克蘭能夠重建軍工產業,烏克蘭鐵路公司前負責人、現任戰略產業部長亞歷山大•卡梅申應記一功。他策劃建立一個隱藏軍工廠網絡,有些在地下,有些在地面,有些偽裝在巨大遮蓋物後面,這些軍工廠位置屬最高機密。烏克蘭擁有前蘇聯建造地下設施的老底子,地鐵和防空洞等設施遍佈全國,只要稍加改造和加固,加大電力供應及運進生產設備,就成為很好的生產基地,能夠抵禦鑽地炸彈以外的炮火打擊。
烏克蘭現時共有約500家軍工企業,接近30萬名員工。有外國記者早前參觀過一座地下工廠,據報屬於Metinvest礦冶集團。原來在俄烏戰爭爆發後,該集團也參與國防工業。烏克蘭憑藉隱蔽和分散的地下工廠,有望長期保存其軍備生產能力,甚至逐步實現自給自足。
據悉,烏克蘭早已將被俄羅斯圍困的蘇梅和哈爾科夫地區的大量軍工和科技企業向西部轉移。再者,烏克蘭在採購關鍵零部件方面不受限制,產量和性能提升只是時間問題。
根據法新社報道,德國萊茵金屬公司早前宣布,計劃在烏克蘭建立至少4間軍工廠,將生產砲彈、裝甲車和防空系統。法國國防部長塞巴斯蒂安•勒科爾尼表示,有3家法國防務公司計劃今年夏天開始在烏克蘭生產武器裝備。這些公司與烏克蘭公司在無人機、地面部隊裝備等方面建立合作伙伴關係,將會在烏克蘭生產零備件,未來可能生產彈藥。
此外,據路透社報道,捷克軍工集團(CSG)計劃投資數億歐元,在烏克蘭建立合資企業,以生產重型彈藥和裝備,並將會向烏克蘭合作伙伴轉移先進技術和提高產量的相關流程。英國最大國防公司BAE亦在去年9月初宣布,計劃在烏克蘭設廠,在當地生產和維修武器裝備。亞歷山大•卡梅申稱,已經有外國合作伙伴打算購買烏克蘭製造的無人機。